[发明专利]一种双重孔结构氧化铝载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88433.0 | 申请日: | 201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1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少军;凌凤香;季洪海;崔晓丽;吴洪新;赵国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32/00 | 分类号: | B01J32/00;B01J3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重 结构 氧化铝 载体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重孔结构的氧化铝载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重质油加氢脱金属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原料油含有一定量的钒、硫、砷、镍等杂质,极易形成沉积,从而堵塞催化剂的孔道,导致催化剂活性迅速下降,甚至失活,影响工业应用。具有双重孔分布的催化剂在保证大分子反应物较好的扩散性能的同时,加氢脱硫和脱金属活性高,是重油加工常采用的一种催化剂。催化剂的孔结构由构成催化剂的载体决定,因此,制备具有双重孔分布的载体是制备这类具有双重孔的加氢脱金属催化剂的关键。
CN1103009A公开了一种具有双重孔氧化铝载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由两种孔径分布不同的氧化铝或其前身物与炭黑粉、表面活性剂、胶溶剂和水混合成型,经干燥、焙烧制成,其中,氧化铝、炭黑粉、表面活性剂和胶溶剂的重量混合比为:1:0.05-0.1:0.05:0.1:0.02-0.05,干燥温度为100℃-300℃,干燥时间为1-12小时,焙烧温度为550℃-650℃,焙烧时间为1-4小时,该载体中的孔直径为100-200埃的孔占总孔容大于50%,优选为55%-90%,孔直径大于1000埃的孔占总孔容的5%-30%。当采用炭黑粉、有机扩孔剂等添加组分制备双峰孔结构的氧化铝载体时,炭黑粉、有机扩孔剂等添加组分用量的总和通常超过10重量%,焙烧时很容易引起飞温,使生产过程不易控制。另外,对载体强度也不利。
CN1727063A公开双峰孔结构氧化铝载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水合氧化铝与碳酸铝铵混合、成型并焙烧,其中水合氧化铝与碳酸铝铵的重量混合比为:20-90:10-80,焙烧温度为450℃-1000℃,焙烧时间为1-8小时。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氧化铝载体具有典型的双峰孔结构。但制备过程较复杂,需要首先制备或购买碳酸铝铵。
CN1796500A公开一种具有双重孔的氧化铝载体、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一种氧化铝的前身物与一种除酸以外的含氮化合物混合、成型并焙烧。该方法制备的双重孔氧化铝载体强度较差。
CN1230520A公开了一种氧化铝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在100℃-300℃的温度下,用含铵离子和选自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的水溶液与一种氢氧化铝和水的浆液接触至少30分钟,过滤,并于500℃-700℃焙烧所得滤饼制得氧化铝粉体。该方法未涉及载体成型技术,另外,制备过程复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过程简单、具有双重孔分布、较好的机械强度的双重孔结构的氧化铝载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氧化铝载体适用于制备重、渣油加氢脱金属催化剂等领域。
本发明一种双重孔结构氧化铝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称取一定量的拟薄水铝石干胶粉,与适量胶溶剂、助挤剂混合均匀,然后向上述物料中加入适量碳酸氢铵水溶液,将所得物料混捏成可塑体,挤条成型,成型物料放置于密封容器内经水热处理后焙烧制得氧化铝载体。
本发明方法中所述的水热处理温度为70℃-120℃,处理时间为5-10小时。所述的焙烧是在600℃-750℃焙烧2-4小时。
本发明方法中所述的碳酸氢铵溶液的质量浓度为40%-80%,碳酸氢铵溶液加入量为以NH4+和Al3+计算,NH4+和Al3+的摩尔比为0.5-1:1。
本发明方法中所述的拟薄水铝石干胶粉可以是采用任意一种方法制备的拟薄水铝石干胶粉。所述的助挤剂可以是田菁粉、淀粉、甲基纤维素,最好是田菁粉。所述的胶溶剂可以为甲酸、乙酸、柠檬酸、硝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本发明一种双重孔结构氧化铝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点是向胶溶后的拟薄水铝石中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铵水溶液,混捏均匀、挤条成型,成型后的湿物料置于密封容器内水热处理。密封热处理过程中,湿物料中水分蒸发形成具有一定压力的水蒸气气氛,在这种条件下,均匀分布的碳酸氢铵能够与拟薄水铝石相互作用,发生反应生成新的铝的前驱物,经高温焙烧后形成具有较大孔容和孔径的双重孔结构氧化铝载体。
本发明一种双重孔结构氧化铝载体的制备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氧化铝载体具有较大的孔容,双重孔结构,孔分布主要集中在10-20nm、500-1000nm之间;
(2)不使用炭黑粉、有机扩孔剂等添加组分制备的双峰孔结构的氧化铝载体,焙烧时不会产生飞温现象;
(3)拟薄水铝石充分胶溶后再与碳酸氢铵作用,从而使载体具有较高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84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