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磁炉散热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88608.8 | 申请日: | 201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5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厨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5/00 | 分类号: | F24C1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李志强 |
地址: | 51600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炉 散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炉散热结构,特别是指一种直通风道式强制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电磁炉是利用电磁线盘电磁感应产生涡流的原理实现对锅具加热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电磁线盘的发热和锅具通过陶瓷面板向电磁炉内部辐射热量,造成电磁炉内部在相对高的温度下工作,使内部元器件的工况较差。为此,散热是电磁炉散热概况面临的重要问题。现有的传统散热方式是风冷式散热,即将轴流风扇与电磁炉下盖平行安装来强制排风散热。由于轴流风扇由向出风的特性,即风向直接朝向上盖或面板或直接向外抽风,因弯道风阻大,造成效率低下且伴随较大的噪音,散热效果自然差。中国200810194415.1号专利申请公开的散热结构就是传统方式的代表之一;中国200620011547.2号专利则力图弥补传统结构之不足,试图在不改变传统基本结构的基础上,以纠偏或打补丁(如在风道中加入导风片)的手法解决问题,由此虽可提高散热能力,但在思路上和结构上并未产生重大变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和装配容易,散热效率高的轴流式风扇散热结构。
根据上述目的设计了一种电磁炉散热结构,安装在电磁炉下盖构成的底盘上,包括下盖,在下盖上开有安装风扇的通孔,所述风扇是轴流风扇,在该风扇的上方共轴线设置有电磁线盘。该电磁线盘与上方搁置锅具的微晶面板也共轴线,而微晶面板设置在高于电磁炉炉面构成灶台的凸台上并镶嵌在该凸台的上表面上。所述凸台为与炉面板同体的金属构件,在该凸台的侧壁上均匀地开设有出风口。所述风扇的安装通孔与电磁线盘和凸台之间为呈喇叭口形的风道。所述出风口为管道式出风口,呈防水的内低、外低、中间高的弓形。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改传统风道由横向变为纵向,大大缩短了风的行程,提高了强制散热效率,简化了整机结构,装配容易、维护便捷,特别适用于功率高于2.5kw的大功率电磁炉。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装配后风道局部的主视全剖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中风向的走势示意图;附图3是附图1中出风口局部的主视全剖示意图;附图4是本发明风扇的控制过程示意图。图中标号所示为,1-电磁炉下盖,2-风扇,3-电磁线盘,4-炉面,5-风道,6-微晶面板,7-锅具,8-凸台,9-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主旨是提供一种改传统的与电磁炉下盖平行的横向风道为与电磁炉下盖垂直的纵向风道的电磁炉散热结构,大幅度减短风道长度且无弯道,将风道产生的风阻降到最小,由轴流风近距离直接吹向电磁线盘,通过直接强制对流散热,使风扇的散热效率达到极致。由于传统的电磁炉以小于2.5kw的小型炉为主,追求超薄成为趋势和必然,故风道也就只能是横向设置。而从环保和烹饪的需求,电磁炉大功率化是重要选项,高于2.5kw的大功率电磁炉为满足功率和散热的要求,厚度的增加是必然的,这时还囿于传统的横向风道设计理念无疑于自锁手脚使自身陷于桎梏之中,于是利用大功率电磁炉的厚度改横向风道为纵向风道也就水到渠成了。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附图公开了一种电磁炉散热结构的基本设计方案。图示,以电磁炉下盖1为底盘,在下盖上开有安装风扇2的通孔,所述风扇是轴流风扇,在该风扇的上方以共轴线方式分别设置有电磁线盘3和用于支撑锅具7的微晶面板6,所述微晶面板设置在高于电磁炉炉面4构成灶台的凸台8上并镶嵌在该凸台的上表面上。这是本发明的要点所在,即风扇至电磁线盘及微晶玻璃板的直通式风道5。该风道可根据实际设计需求设为封闭式的,这时其它需强制散热的器件如驱动器件IGBT等可利用其它并列的散热结构或方式散热;该风道也可设计为敞开式或半敞开式的,这时风道涵盖面较大,需使用较大功率的风扇(从提高散热效率的角度出发,一般情况下IGBT等其它需要强制散热的器件不在该风道内,该风道多为线盘及微晶板散热专用)。
图中所示为半敞开式或半封闭式风道,下面以图为例进行解释说明。所谓风道,即共轴线的风扇、电磁线盘和微晶面板共处于同一通道中,该通道下端为风扇及其风扇安装通孔,上端为与其支架一起搁置在通道中的电磁线盘和封闭“路口”的微晶面板,为下小上大的喇叭口形风道,侧壁为其它元器件组成的“墙”,从节约资源的角度出发,敞开式或半敞开式风道更利于综合利用且不会增加风扇的负担,而散热效率与封闭式风道相近,还节省了配套的零部件,优化了结构。为了实现良好的散热,电磁线盘可采用稀疏的方式绕成即线盘的线与线间存在必要的透风间隙;这时,电磁线盘基本处于炉面平面上,电磁线盘与微晶面板间的间隙实为向出风口9导风的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厨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厨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86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