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外隔绝吸热浮法玻璃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89471.8 | 申请日: | 201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1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林军;周忠华;郑国新;陈国树;蒋炳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3/095 | 分类号: | C03C3/09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301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隔绝 吸热 玻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浮法玻璃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低红外透过率和高可见光透过率的红外隔绝吸热浮法玻璃。
背景技术
在全球气侯变化的大环境下,城市面临着发展经济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双重挑战,坚定不移地走低碳发展道路,是实现节约资源和环保的必然战略,玻璃是建筑、汽车的重要构件,通过玻璃吸热,隔绝太阳光的热能,能达到节能的效果,通常汽车玻璃常用的原片是浮法玻璃,浮法玻璃的组成成分中氧化物的重量百分比通常是SiO2:65~75%、Na2O:10~15%、K2O:0~3%、CaO:5~15%、MgO:2~8%、Al2O3:0~3%、SnO2 0~4%、ZnO 0~4%、TiO2:0~1.5%、按CeO2计算的总铈:0.001%~1.8%、SO3:0.01~0.08%,通常吸热玻璃中还含有按Fe2O3计算的总铁,铁是吸热玻璃中吸收红外光的主要成分,铁的总量以及+2价铁和+3价铁之间的平衡关系,对玻璃的红外透射比等光学性能有很大影响,涉及这种类型的专利已有很多,例如,日本中央硝子200480031885.6、美国PPG 97104961.0、上海耀华皮尔金顿玻璃股份有限公司03117080.3、内蒙古科技大学201010183791.8、蔡绪忠200910154301.9等。
日本中央硝子在200480031885.6专利中描述一种紫外线和红外线吸收绿色系玻璃,其着色组分为:0.3~0.5%的以Fe2O3计算的总铁、0.8~2.0%的CeO2、0.8~2.0%的TiO2。该玻璃5mm的厚度下依照ISO9050的1100nm波长的透过率T1100是25%或更小。如果换算或研磨、抛光成4mm的玻璃,则T1100透过率大于25%,吸热性能欠佳。
PPG在97104961.0专利中,采用标准的钠-钙-硅玻璃基础组合物和作为红外和紫外辐射吸收物质和着色剂的铁、铈、铬和任选的钛,该绿色玻璃含有0.50~1.0%重量总铁、约0.35~0.65%重量Fe2O3、约0.8~1.5%重量CeO2,以及约20~150ppm Cr2O3,具有至少约65%的可见光透射比(Tv)、不超过约38%的紫外透射比(Tuv)、不超过约35%的红外透射比(Tir),但是,这种玻璃的吸热性能欠佳,其实施例的红外透射比(Tir)在厚度4.06mm时高于18%,为18.41%-31.45%。
上海耀华皮尔金顿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在03117080.3专利中,在普通钠钙硅平板玻璃成份中,添加着色剂,着色剂的配比是:着色剂中总铁含量(Fe2O3)在0.5~0.9%之间,其中总铁中的亚铁(Fe2+)含量在18~28%,TiO2的含量为0.2~0.7%,CeO2的含量为0.05~0.15%。紫外透射比接近17%,红外透射比接近28%,可见光透射比在70%以上,这种玻璃吸热性能欠佳。
内蒙古科技大学在201010183791.8专利中,在普通浮法玻璃的基础上加入Fe2O3、C、SnCl2,使熔制出的玻璃厚度为4mm,其可见光透射比大于75%,紫外透射比小于4%,红外透射比接近20%,实施例中,加入SnCl2的量达到6%,大量的含氯成分将严重侵蚀玻璃熔窑,大大缩短熔窑寿命,很难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94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