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湿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89575.9 | 申请日: | 201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8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顾樱花;柏立军;李旭;望月克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3/688 | 分类号: | C08G63/688;C08G63/672;C08L67/02;C08L39/06;D01F6/92;D01F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湿 聚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吸湿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芳香族二元羧酸或芳香族二元酸酯和脂肪族二元醇在金属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酯化或酯交换反应,制得芳香族二元酸双羟酯;
(2)在上述芳香族二元酸双羟酯中加入相对于吸湿共聚酯重量5~20wt%的脂肪族聚醚、3~10wt%的芳香族二羧酸二醇酯的金属磺酸盐以及5~20wt%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在有机磷稳定剂和金属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缩聚反应,制得吸湿参数ΔMR为2.0~6.0的吸湿共聚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吸湿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所述芳香族二元羧酸或芳香族二元羧酸酯与脂肪族二元醇的摩尔比为1∶1.1~1.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吸湿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的K值为20~7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吸湿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用金属催化剂为钛化合物、锡化合物、锰化合物、镁化合物或铝化合物。
5.一种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吸湿共聚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湿共聚酯,其特征是:该吸湿共聚酯中磷原子的含量P和金属原子的含量M满足式(1)和式(2):
5ppm≤[P]≤100ppm 式(1)
0.1≤[M]/[P]≤30 式(2)。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吸湿共聚酯,其特征是:该吸湿聚酯的固有粘度为0.50~1.0dl/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957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滑动可调式瓶子测漏机
- 下一篇:一种电动汽车舱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