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加工板材的辊盘式连续压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90798.7 | 申请日: | 201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93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周玉成;张国梁;安源;侯晓鹏;张星梅;徐佳鹤;王艳伟;刘鑫钰;苗虎;闫承琳;潘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7N3/24 | 分类号: | B27N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 | 代理人: | 尹振启;马知非 |
地址: | 1000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加工 板材 辊盘式 连续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加工人造板、板状坯料等板材的连续压机,尤其是一种以辊盘代替以往的链毯作为其中的施压机构的辊盘式连续压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刨花板以及纤维人造板等人造板材生产,大多采用连续压机进行,而且其结构多为钢带链毯式,这种链毯式压机的结构如图1中所示,其主要工作部件包括上、下环形钢带5,分别与上、下环形钢带5配套使用的两组辊柱链毯4和两个热压板3,上、下钢带5分别缠绕在各自的驱动辊筒2和从动辊筒7上,同时,下方热压板3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其上下移动的压力装置6,当然,上方热压板3上同样也可以设置压力装置6,压力装置6可为驱动油缸或气缸。工作时,上、下钢带5分别在各自驱动辊筒2的驱动下做循环运动,处于钢带5与热压板3之间的辊柱链毯4则环绕热压板3或环绕热压板3及压机支撑横梁做循环运动;待压制的坯料100随着钢带5的运动被送进,压制后的板材同样随着钢带5的运动被送出;分别位于上、下钢带5里侧的两组辊柱链毯4则分别以上、下热压板3为依托,借助钢带5以上下夹持的方式完成对送进坯料的压制成型。
为了保证压制过程平稳、均匀、连续进行,以保证所成型板材的品质,上、下钢带5的里侧均只能设置一组辊柱链毯4,每组辊柱链毯4均必须具有足够长的压制工作面,为此,作为依托基础的热压板3也必须具有与辊柱链毯压制工作面的长度相配的完整的支撑面。辊柱链毯4的压制工作面往往很长,有的可达到20米以上,热压板只能分段制造,装到机架上后再焊装成一整体,由于机架上热压板所在的空间很小,因而使得热压板的装入、连接、以及后期维护都极其不便。
由于辊柱链毯4循环运动,刚进入热压板3与钢带5之间的处于冷态的辊柱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被加热到压制板材所需的温度,为此,辊柱链毯4的总体长度中还要加入预热所需的长度,因而导致整个设备体积庞大,如,有的连续压机的长度可达到30米以上。同时,循环运动的辊柱链毯4也在不断重复着受热、冷却、再受热、再冷却这一过程,由此造成加热板热量的损失,加大了压机的运行费用。
为了减小工作过程中的运动阻力,需要给辊柱链毯4施加润滑油,而由于压机工作过程中,辊柱链毯4始终处于运动状态,期间要不断地与热压板3及钢带5进行接触、脱离,并且钢带5也始终处于运动状态,因而使得润滑油消耗量巨大,也加大了压机的运行费用。如,有的压机日消耗润滑油达到20L,每年消耗的进口润滑油就达450万元。
由于链毯4中的辊柱与热压板3近乎线接触,并且热压板的工作温度达到 200℃,因而,不论是链毯中的辊柱,还是热压板,均存在表面容易磨损的问题。
另外,整块热压板由多个油缸或气缸驱动整体上下运动,而多个油缸或气缸的压力很难做到完全相同,而一旦出现压力差,将造成热压板内部应力变化大,缩短其使用寿命。
总之,现有链毯式压机存在体积庞大、结构复杂、运行成本高、安装维护均不便、造价昂贵等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链毯式连续压机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辊盘式连续压机,该压机利用辊盘代替以往的辊柱链毯作为连续压机的施压机构,简化了整个压机的结构,减小了压机体积,降低了压机的造价和运行成本,同时,方便了压机的安装及后期维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用于加工板材的辊盘式连续压机,该压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上、下环形钢带及各自的支撑和驱动机构、以及上、下热压板,上、下热压板分别位于上、下钢带里侧,上热压板与上钢带之间和下热压板与下钢带之间还分别设置有施压机构;所述施压机构为辊盘,该辊盘由基体及其一侧表面沿钢带行进方向排布的若干道辊柱构成,若干道辊柱相互平行并一一可转动配装在基体表面设置的安装槽中,辊柱轴线与钢带行进方向相垂直;辊盘通过其基体与热压板安装固定,并接受热压板传递的热量,基体上的辊柱则顶靠在钢带内表面上,并将工作压力传递到钢带上,各道辊柱与钢带相接的施压工作段的长度与钢带宽度相适配。
进一步,每道所述辊柱由一根贯穿所述基体上的辊柱安装槽的通辊构成,或者,每道所述辊柱由若干段辊柱对接而成。
进一步,所述基体通过卡接槽与所述上、下热压板卡接固定,或者,所述辊盘通过螺栓与上、下热压板相固定。
进一步,所述卡接槽为沿垂直所述钢带行进方向延伸的燕尾槽。
进一步,所述基体整体呈板状结构,其上所述辊柱所在表面及其相对的另一侧表面均为平面,并且两平面相互平行;所有辊柱的直径相同,并且所有辊柱中心线均位于同一平面上,而且该平面与辊柱所在的基体平面平行;所述辊柱安装槽的断面为与辊柱直径相匹配的圆弧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07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白光伏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半自动短距切割机及其切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