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螺旋线圈的制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91044.3 | 申请日: | 201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5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菅野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特机械工程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F17/06 | 分类号: | H01F17/06;H01F4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轶;李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线圈 制造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螺旋线圈的螺旋线圈的制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该螺旋线圈是将金属丝在铁氧体、铁芯等形成闭磁路的环形磁芯上沿其周向卷绕成螺旋状而形成的线圈。
背景技术
过去,噪声过滤器等中所使用的环状的螺旋线圈,是在与环形磁芯的内径连接的梭形环上贮存一定量的金属丝,将卷尾端固定在环形磁芯上,一边使梭形环在环形磁芯的周围转圈,一边进行绕线。但是,在这种绕线方法中,当金属丝细而软时没有问题,而电流容量较大的粗硬金属丝在绕线时需要较大的力矩,因此难以使梭形环从内径较小的环形磁芯的中央孔中穿过而转圈,从而难以将金属丝卷绕在环形磁芯上,使得电流容量较大的螺旋线圈的小型化有一定的极限。
为了消除这一点,提出了下述螺旋线圈的制造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使用了规定的卷芯的绕线机上将金属丝卷绕成螺旋状而预先形成为螺线管,并将该螺线管一端的大约一匝缠在铁氧体或铁芯等环形磁芯上,使其一边向缠绕方向旋转一边转绕而形成螺旋线圈。在该制造方法中,预先在绕线机上进行绕线,因此即使是较粗的金属丝,也能够容易地形成螺线管,之后使该螺线管一边旋转一边转绕在环形磁芯上而形成螺旋线圈,因此即使是内径很小的环形磁芯,也能够容易地制造螺旋线圈。
专利文献1:特开2000-100643号公报
但是,在将螺线管转绕在环形磁芯上的上述现有螺旋线圈的制造方法中,预先将金属丝卷绕成螺旋状而形成由螺旋状的金属丝构成的螺线管的工序、和将该螺线管缠在环形磁芯上的工序是分开的,因此螺旋线圈的制造工序复杂,而存在其自动化难以实现的问题。
另外,在形成螺线管的工序中,需要使用采用规定的卷芯的绕线机,例如,在制造使用截面形状或其外径等不同的另外的环形磁芯的螺旋线圈的情况下,必须改变螺线管的内径等,为了使螺线管的内径不同就必须准备外形不同的多种卷芯,因此存在增加其管理负担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线圈的制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无需使用卷芯等即可进行制造,因此能够简化其制造工序。
本发明的螺旋线圈的制造装置包括:保持件,其对环形磁芯进行保持;金属丝输送装置,其将与环形磁芯的轴心平行的金属丝导出到环形磁芯的外周附近;导向用第一辊,其在环形磁芯的附近,且从环形磁芯的相反侧与到达环形磁芯的外周之前的金属丝接触;弯曲用第二辊,其使被导出并经过环形磁芯外周附近后的金属丝朝向环形磁芯的中央弯曲;引导用第三辊,其对借助弯曲用第二辊弯曲后的金属丝进行引导,使该金属丝插通于环形磁芯的中央孔。
此时,优选包括:第一致动器,其使弯曲用第二辊在工作位置和待机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工作位置是弯曲用第二辊使经过环形磁芯外周附近后的金属丝弯曲的位置,待机位置是弯曲用第二辊远离金属丝的位置;第二致动器,其使引导用第三辊在将金属丝向中央孔引导的工作位置和远离金属丝的待机位置之间移动。
本发明的螺旋线圈的制造方法,是将金属丝在环形磁芯上卷绕成螺旋状而形成的螺旋线圈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与环形磁芯的轴心平行的金属丝导出到环形磁芯的外周附近,使被导出并经过环形磁芯外周附近后的金属丝朝向环形磁芯的中央依次弯曲,使弯曲后的金属丝总是插通于环形磁芯的中央孔,由此使金属丝在环形磁芯上卷绕成螺旋状。
在本发明的螺旋线圈的制造方法中,使被导出并经过环形磁芯外周附近后的金属丝以沿着环形磁芯的截面外周的方式依次弯曲,并将由此旋绕成螺旋状的金属丝直接卷绕在环形磁芯上,因此不需要象以往那样预先形成螺线管。另外,在本发明的螺旋线圈的制造装置中,对由金属丝输送装置导出的金属丝通过第一~第三辊进行弯曲,因此不需要形成螺线管的现有技术所必须的卷芯。因此,能够减少以往所必须的卷芯管理的负担。另外,如果形成为通过第一和第二致动器来改变第二和第三辊的位置,则该金属丝的弯曲程度也能够改变,从而相对于外径或其截面形状不同的多种环形磁芯,能够比较容易地与第二和第三辊的位置对应。因此螺旋线圈制造中的通用性、生产率也得以提高,螺旋线圈的制造工序能够比以往简化,从而能够实现螺旋线圈制造的自动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螺旋线圈的制造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该制造装置的第二和第三辊移动到待机位置的与图1对应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A-A线剖视图。
图4是图2的B-B线剖视图。
图5是图6的C-C线剖视图。
图6是该制造装置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特机械工程株式会社,未经日特机械工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10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