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在轨充磁功能的高温超导磁悬浮直线推进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91126.8 | 申请日: | 201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1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金建勋;郑陆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15/00 | 分类号: | H02N15/00;H02K41/02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林辉轮;王芸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充磁 功能 高温 超导 磁悬浮 直线 推进 系统 | ||
1.一种复合在轨充磁功能的高温超导磁悬浮直线推进系统,包括双边型高温超导直线同步电动机、高温超导磁悬浮子系统和分体式脉冲线圈充磁装置,其特征在于,双边型高温超导直线同步电动机位于系统的中间,高温超导磁悬浮子系统由两个高温超导磁悬浮装置组成,分别位于高温超导直线同步电动机的两侧,高温超导直线同步电动机的次级动子与两个高温超导磁悬浮装置的悬浮动子连为一体;其中,双边型高温超导直线同步电动机由充磁后极性交替的高温超导块材磁体阵列次级动子和铜绕组初级定子组成;高温超导磁悬浮装置由高温超导块材及用于容纳高温超导块材的低温恒温器构成的悬浮动子和地面的永磁轨道组成;分体式脉冲线圈充磁装置安装于双边型高温超导直线同步电动机的双边初级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在轨充磁功能的高温超导磁悬浮直线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边型高温超导直线同步电动机位于系统的中间的上部,高温超导磁悬浮子系统位于双边型高温超导直线同步电动机底部,双边型高温超导直线同步电动机的次级动子与高温超导磁悬浮系统的悬浮动子连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在轨充磁功能的高温超导磁悬浮直线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双边型高温超导直线同步电动机的初级定子为模块化结构,每一个模块由一个含三个齿的非磁性线圈支撑模块和三个分别套装在非磁性齿上的初级线圈绕组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在轨充磁功能的高温超导磁悬浮直线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分体式脉冲线圈充磁装置采用一对线圈磁体,脉冲线圈采用高温超导YBCO或BSCCO或MgB2材料的带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在轨充磁功能的高温超导磁悬浮直线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分体式脉冲线圈充磁装置采用相邻2对、且极性交替的高温超导线圈磁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在轨充磁功能的高温超导磁悬浮直线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分体式脉冲线圈充磁装置采用相隔一个磁极长度的2对极性相同的高温超导线圈磁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在轨充磁功能的高温超导磁悬浮直线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分体式脉冲线圈充磁装置采用具有复合冷却装置的多对极性交替的铜线圈磁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在轨充磁功能的高温超导磁悬浮直线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分体式脉冲线圈充磁装置中线圈是采用S型绕法的,利用YBCO或BSCCO或MgB2带材的分体式脉冲线圈,每一个S型的脉充线圈的跨度等于高温超导块材磁体阵列的一对磁极长度,每个半弧型长度等一个极距,一个S型脉充线圈可产生一对磁极、且极性相反的脉冲磁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在轨充磁功能的高温超导磁悬浮直线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型绕法的分体式脉冲线圈采用铜导线。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在轨充磁功能的高温超导磁悬浮直线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含S型脉充线圈单元的数量是多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112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