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91217.1 | 申请日: | 201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8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14 | 分类号: | H01R13/514;H01R13/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电连接器之模组定位的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RJ45 电连接器一直在向小体积化及多端口发展﹐体积缩小的同时还需提升产品的性能规格。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点为: 在现有已经大量使用的变压器制造制程中, 产品内部空间的大小决定了其制造难度及成本﹐如果再增加高压电容等电子组件﹐如何在狭小的产品空间内合理放置所有的电子原件, 并实现可扩展的多端口设计成了目前主要的设计难点。现有技术请参阅2007年1月11日公告的台湾M304795号专利。该专利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的电路板,安装于电路板的模组。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一对侧壁以及位于一对侧壁之间的若干中间壁。所述中间壁设有一狭长开口,所述模组安装有一后盖,所述后盖设有收容固持于狭长开口的凸梁。所述模组通过后盖之凸梁与中间壁定位组装。
如此设置的RJ45电连接器,由于后盖与中间壁配合实现组装定位需要一定的空间,导致模组的空间不能发挥到到最大。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结构进行改进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增大模组设计空间的RJ45电连接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的若干模组,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呈一列排布的若干端口,位于若干端口后方的收容空间,所述若干模组向前安装到绝缘本体的收容空间并呈一列排布,所述每个模组均设有凸块,相邻两个模块的凸块沿前后方向抵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相邻两个模块之间设置凸块沿前后方向抵接实现组装定位,减少了模组与绝缘本体中间壁定位配合所需的空间,增大了模组的设计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符合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3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的分解图。
图4是图2所示电连接器之相邻两个模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揭示了一种符合本发明的电连接器100,其包括绝缘本体1、安装于绝缘本体1的若干电路板2、焊接于每一电路板2的若干导电端子3、收容于绝缘本体1且安装于每一电路板2的模组4,以及包覆于绝缘本体1的屏蔽壳体5。
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设有呈一列排布的若干端口10,以及位于若干端口10后方的收容空间11,所述若干模组4向前安装到绝缘本体1的收容空间11并呈一列排布。所述绝缘本体1设有后壁12、自后壁12向后延伸的两外侧壁131、132、以及位于两外侧壁131、132之间的若干中间壁14。所述后壁12、两外侧壁131、132与若干中间壁14围成前述收容空间11。所述若干中间壁14以及两外侧壁131、132的下部均设有凸梁15。所述若干中间壁14的上部均设有开口(未图标),以致中间壁14大致呈L型。所述两外侧壁131、132包括第一外侧壁131与第二外侧壁132,所述第一外侧壁131的边缘向内凹陷形成卡孔133,所述第二外侧壁132的内侧设有凹槽134。所述后壁12还设有若干用于定位电路板2的定位柱16。所述定位柱16位于靠近中间壁14上部的位置处。
所述电路板2上设有若干电子元件21、若干插孔22以及收容所述定位柱16的定位孔23。
所述导电端子3插入到插孔22,且焊接于电路板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12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氧化石墨烯/磷酸银/P25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非接触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