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信用卡远程支付的辅助身份验证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91972.X | 申请日: | 2011-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2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志旺 |
主分类号: | G06Q20/00 | 分类号: | G06Q2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信用卡 远程 支付 辅助 身份验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和金融领域。当用户通过电话或互联网进行远程购物,并通过电话、互联网或短信等方式向商户或银行提供信用卡信息进行远程授权交易时,通过该发明的方法可以辅助进行信用卡身份验证,以提升信用卡远程支付的安全性。
背景技术
信用卡远程无卡支付是信用卡使用方式之一,该使用方式只需要用户向商户或银行告知本人的信用卡卡面信息即可实现远程支付,尤其在进行电话购物、网络购物时非常方便。但是,该使用方式因为不需要持卡人出示信用卡,也不需要通过POS机进行刷卡操作,甚至也不需要输入也就存在信用卡信息被盗用的情况,也就是恶意盗用他人信用卡信息进行消费,这样将给信用卡持卡人带来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用户发起信用卡远程支付时,商户或银行扣除或冻结一个与该交易相关或不相关的随机金额,交易成功后,要求用户告知该实际扣款金额,如果用户能正确告知该金额,可以认为该用户是信用卡持卡人本人。该发明基于:因为获取信用卡消费明细情况,一般都需要持卡人致电信用卡客服中心查询,用户进行该查询操作时,一般都需要输入信用卡卡号或身份证号码以及查询密码才能进行交易明细查询。用户还可能从消费短信获取该实际交易金额,因为银行的信用卡消费短信也是发送到与用户信用卡关联的手机号码,所以该发明能增强信用卡远程支付的安全性。
该发明可在用户首次进行信用卡交易时使用,一旦用户成功告知了实际扣款金额,交易将成功完成,同时就可以标记该用户为已通过验证的合法用户,该用户下次交易时将不需要再次进行验证。这里的用户是指具有唯一的用户身份识别码的用户。如用户在规定的时限内未能正确提供实际扣款金额,该交易将作为不信任交易而被撤销。
可在商户为用户提供商品服务之前要求用户通过该发明的方法首先进行身份验证,然后才能完成下订单和支付;也可以在用户下订单并进行支付的过程中要求用户进行扣款金额验证。请参考具体实施方式内容。
该发明涉及的扣款是指信用卡消费或预授权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如下“具体实施方式”的“方式一”流程图。
图2为如下“具体实施方式”的“方式二”流程图。
图3为如下“具体实施方式”中“方式二”扣款金额先运算再认证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推荐如下两种实施方式,以方便项目集成使用,但实际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方式一和方式二。
方式一:
用户发起信用卡远程支付前,首先要求通过电话、互联网或短信等通信方式告知信用卡信息,包括信用卡卡号、有效期和验证码等,然后用户将被告知需要进行持卡人身份验证,商户或银行在征得用户同意后,首先从用户信用卡扣除或冻结一定金额的资金,例如1.69元,该步骤交易成功后,商户将要求用户自行查询该实际交易金额并通过电话、互联网或短信等方式告知该消费金额,如果用户告知的消费金额与实际扣款或冻结的金额一致,也为如上的1.69元,则该用户被认为是该信用卡合法持卡人,接下来将允许该用户进行远程信用卡支付。否则,该用户可能不是所提供的信用卡信息的持卡人本人,银行将撤销该笔交易,该用户无法继续使用该信用卡在该商户进行远程支付行为。
方式二
用户在确认订单并进行信用卡远程支付时,商户首先向用户提示,首次交易为保证持卡人权益将进行身份验证,方法是从用户提供的信用卡账户扣除略低于或略高于该笔订单金额的款项,比如订单金额是100元,商户实际将从用户提供的信用卡账户扣除98.78元,成功扣除后,商户要求用户查询实际扣款金额,并向商户告知该金额数值98.78元或使用该金额经过运算得到的数值。如果用户告知的数值也是98.78元或者也和商户端使用98.78元进行与用户端相同的运算后的数值相同,那么说明该笔交易是可信的,商户可以进行发货等操作。该方式实际扣款金额和订单金额之间存在一个差额,如果实际扣款金额低于订单金额,那么该差额可作为商户对用户的优惠,也可在下次消费时要求用户补足。如实际扣款金额高于订单金额,可立即退回或下次消费时退还给用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志旺,未经赵志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19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