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汽车的行人保护系统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192016.3 申请日: 2011-07-08
公开(公告)号: CN102328630A 公开(公告)日: 2012-01-25
发明(设计)人: 方遒;黄红武;葛晓宏;唐友名;袁志群 申请(专利权)人: 厦门理工学院
主分类号: B60R21/34 分类号: B60R21/34;B60R21/0136;B60T7/22;B60K28/14
代理公司: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35200 代理人: 马应森
地址: 361024 福建省***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汽车 行人 保护 系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用品,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行人保护系统。

背景技术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年报》数据显示,2007年因交通事故意外死亡的行人数量为21106人,占全部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25.85%;城市是发生行人交通事故的高发区,以北京、广州两大城市为例:北京行人交通事故伤亡率占本地交通事故伤亡总人数的38%,其中死亡161人;广州行人伤亡率占40%以上,其中死亡人数为224人;我国每年交通伤亡人数相当于汶川地震。

我国2010年年底汽车保有量已达到7400万辆,其中绝大多数没有安装行人保护系统,目前有设计行人保护系统的汽车,只占很小的比例,而且都是在新车设计时就已设计好,在汽车生产时就装上,例如本田讴歌RLTL日产GTR和350Z英菲尼迪G37、雪铁龙C6、捷豹XF等车型。如果行人保护系统要在原来没有这项设计的车上加装,因要与原车结构相结合,目前是个难点(特别是象引擎盖弹升式行人保护系统,如原车设计时没有考虑,几乎不可能后加装),而我国每天汽车直接撞死行人的数量约50人,如何在现有的汽车上加装行人保护系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专利CN101607545公开一种用于汽车前部的行人保护方法。所述方法是在汽车前盖的内壁安装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的位置与下面的坚硬部件的部位相对应。当汽车与行人发生碰撞时,行人的上身跌落在车前部的前盖上,将前盖压向下面的坚硬物件如发动机盖等。在通常情况下这些坚硬部件会造成行人的严重伤害;但现在由于下面的缓冲装置吸收了行人的冲击能量,缓冲了坚硬部件对行人的撞击力量,从而达到了保护行人的效果。

中国专利CN101077704公开一种汽车前保险杠专用行人保护装置,所述行人保护装置通过支架安装在汽车的前保险杠总成的下部;行人保护装置采用薄型材料和新设计的结构,降低撞击部位高度,以控制对腿部的冲击过程,减小撞击力量,同时确保能量吸收与前保险杠相协调,从而有效地保障行人的膝、腿免受严重伤害。

中国专利CN1931638公开一种包括行人保护装置的汽车,所述行人保护装置包括控制单元、气源和气袋,所述控制单元与气源电连接,所述气源与气袋相通;其中,发动机罩靠近前挡风玻璃一侧与车身为可打开连接,所述气袋未展开时折叠安置在发动机罩内靠近前挡风玻璃一侧,展开时气袋平铺在前挡风玻璃上,并且展开的气袋的一部分位于打开的发动机罩下并且对发动机罩形成支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避免或减少行人在交通事故中丧生或受伤的用于汽车的行人保护系统。

本发明设有前保险垫气囊、引擎盖保险垫气囊、加速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电控单元、前保险垫气阀、引擎盖保险垫气阀和气泵;前保险垫气囊通过前保险垫气阀和气管与气泵连接,引擎盖保险垫气囊通过引擎盖保险垫气阀和气管与气泵连接;加速度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装在前保险垫气囊和引擎盖保险垫气囊内,加速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和气压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接电控单元的输入端,电控单元的前保险垫气阀控制信号输出端、引擎盖保险垫气阀控制信号输出端和气泵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与前保险垫气阀输入端、引擎盖保险垫气阀输入端和气泵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前保险垫气阀输出端、引擎盖保险垫气阀输出端分别接前保险垫气囊和引擎盖保险垫气囊,前保险垫气阀输入端和引擎盖保险垫气阀输入端分别接气泵的压缩空气输出端。

所述前保险垫气囊可采用可充气橡塑气囊等,所述引擎盖保险垫气囊也可采用可充气橡塑气囊等。

所述前保险垫气囊可设有左可充气前保险垫气囊、右可充气前保险垫气囊、中间前保险垫气囊等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左可充气前保险垫气囊、右可充气前保险垫气囊和中间前保险垫气囊可连通也可独立。

由于本发明的主体为可充气的橡塑气囊,车辆起步行驶时,电控单元接收来自加速度传感器的信号,当车速超过设定值(如5km/h)时,电控单元控制车辆自带的气泵(如原车没有配带气泵,须新装一个)向气囊充气,使前气囊自动伸出车辆的前端约0.1~0.3m,气囊内的气压值可通过气压传感器传给电控单元;当气压达到设定值时,电控单元控制气泵停止充气,一旦车辆与前方人体相撞,气囊起到缓冲作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理工学院,未经厦门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20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