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对置式双缸制冷压缩机的连杆安装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92113.2 | 申请日: | 2011-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0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朱金松;张勤建;陆龙泉;周慧;胡菲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加西贝拉压缩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00 | 分类号: | F04B3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林宝堂 |
地址: | 314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置式双缸 制冷 压缩机 连杆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应用于对置式双缸制冷压缩机的连杆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制冷压缩机一般采用单气缸机构,包括曲轴箱1、曲轴2、连杆3、活塞销4、活塞5、阀组7、电机8、支撑弹簧9、壳体10等零件,曲轴箱1设有一个气缸6,活塞5安装在曲轴箱1的气缸6中。压缩机运行时,电机8带动曲轴2作旋转运动,通过连杆3带动活塞5作往复运动。压缩机的制冷量和整机重量的比值简称冷重比,是评价制冷压缩机小型化水平的重要指标。随着近年来压缩机设计和工艺水平的不断提升,制冷压缩机逐步向小型化和高效化方向发展。采用普通的对置式双缸结构能有效提高制冷压缩机的制冷量,但因连杆、曲轴结构布置困难等原因,对置式双缸制冷压缩机的整机高度和整机重量也相应增加,冷重比的提高量有限,应用范围很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能有效提高压缩机的制冷量和冷重比的应用于对置式双缸制冷压缩机的连杆安装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应用于对置式双缸制冷压缩机的连杆安装结构包括曲轴箱、曲轴、右连杆、左连杆、右活塞销、左活塞销、右活塞、左活塞、右阀组、左阀组、电机、支撑弹簧和壳体,所述曲轴箱上设有右气缸和左气缸,所述右活塞安装于所述右气缸中,所述左活塞安装于所述左气缸中,所述左连杆和右连杆分别与所述左活塞和右活塞相连,所述右连杆上设有中轴套,所述左连杆设有上轴套、凹槽和下轴套,所述右连杆的中轴套导入所述左连杆的凹槽并对齐,所述中轴套、上轴套和下轴套分别导入所述曲轴。
上述应用于对置式双缸制冷压缩机的连杆安装结构,所述曲轴箱的左气缸和右气缸为对称布置结构。
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缩机运行时,电机带动曲轴作旋转运动,通过右连杆带动右活塞作往复运动,通过左连杆带动左活塞作往复运动。两个气缸可设计成对称布置结构,大大减少了活塞、连杆、活塞销等零件运动时的往复惯性力,可以用小型化的机构结构来实现运动系统的平衡,减少压缩机的整机高度和整机重量,能有效提高压缩机的制冷量和冷重比。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单气缸制冷压缩机的连杆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连杆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连杆安装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连杆安装结构的装配步骤示意图;
图5为图2中左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右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发明应用于对置式双缸制冷压缩机的连杆安装结构包括曲轴箱1a、曲轴2、右连杆3a、左连杆3b、右活塞销4a、左活塞销4b、右活塞5a、左活塞5b、右阀组7a、左阀组7b、电机8、支撑弹簧9和壳体10。曲轴箱1a上设有右气缸6a和左气缸6b,右活塞5a安装在右气缸6a中,左活塞5b安装在左气缸6b中,左连杆3b和右连杆3a通过左活塞销4b、右活塞销4a,分别与左活塞5b和右活塞5a相连。压缩机运行时,电机8带动曲轴2作旋转运动,通过右连杆3a带动右活塞5a作往复运动,通过左连杆3b带动左活塞5b作往复运动。曲轴箱1a的右气缸6a和左气缸6b可设计成对称布置结构,右连杆3a和左连杆3b成为一对配合件,能实现左右互换;右活塞销4a和左活塞销4b、右活塞5a和左活塞5b、右阀组7a和左阀组7b等零件可以设计成结构完全相同的零件,也可以设计成结构不同的零件。
如图3所示,右连杆3a设有中轴套11(请同时参阅图6),左连杆3b设有上轴套12、凹槽13和下轴套14(请同时参阅图5和图6)。
如图4所示,安装时先将右连杆3a的中轴套11沿A方向导入左连杆3b的凹槽13并对齐,然后将中轴套11、上轴套12和下轴套14沿B方向导入曲轴2完成安装。
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大大减少了零件运动时的往复惯性力,可以用小型化的机构结构来实现运动系统的平衡,减少压缩机的整机高度和整机重量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加西贝拉压缩机有限公司,未经加西贝拉压缩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21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