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摄像装置以及透镜镜筒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92128.9 | 申请日: | 2011-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40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太田英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尼康 |
主分类号: | G03B13/34 | 分类号: | G03B13/34;G03B17/04;G03B17/14;G02B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杨林森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摄像 装置 以及 透镜 | ||
1.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摄像装置能够装卸透镜镜筒,该透镜镜筒具有能够调焦的光学系统,并且,能够使所述透镜镜筒的状态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变更,在所述第一状态下,能够通过所述光学系统的调焦使像对焦于摄像面,在所述第二状态下,与所述第一状态相比缩短透镜镜筒的长度且无法使所述像对焦于所述摄像面,并且,该透镜镜筒具有输出能够判别是处于所述第一状态还是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信号的透镜状态判别机构;以及能够输入来自所述透镜状态判别机构的输出信号并判别是处于所述第一状态还是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透镜控制装置,
所述摄像装置具备:
摄像构件,该摄像构件具有对由光束形成的像进行摄像的摄像面;
变更构件,当所述摄像构件起动时,该变更构件将所述透镜镜筒从所述第二状态朝所述第一状态变更;以及
照像机控制装置,输入利用所述透镜控制装置判别的信息,当利用所述透镜控制装置判别出起动所述摄像构件时的所述透镜镜筒的状态为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利用所述变更构件将所述透镜镜筒变更至所述第一状态,当判别出起动所述摄像构件时的所述透镜镜筒的状态为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下,维持该第一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状态是沿着所述光学系统的光轴方向的所述透镜镜筒的长度比所述第一状态下的沿着所述光学系统的光轴方向的所述透镜镜筒的长度短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状态是所述光学系统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一状态相比朝所述摄像构件侧移动后的状态,
所述透镜状态判别机构具备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所述透镜镜筒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所述透镜镜筒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判别出起动所述摄像构件时的所述透镜镜筒的状态为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照像机控制装置对所述变更构件进行控制,使得利用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所述透镜镜筒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判别出起动所述摄像构件时的所述透镜镜筒的状态为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照像机控制装置对所述变更构件进行控制,使得不利用所述第一传感器进行所述透镜镜筒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的检测。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摄像装置还具备设定构件,该设定构件能够设定当解除所述摄像构件的起动时是否利用所述变更构件将所述透镜镜筒从所述第一状态朝所述第二状态变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摄像装置还具备第二变更构件,在利用所述设定构件设定为不朝所述第二状态变更的情况下,当将所述透镜镜筒从所述摄像装置分离时,该第二变更构件使所述透镜镜筒朝所述第二状态变更。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直到将所述透镜镜筒相对于所述摄像装置装配完毕为止,所述照像机控制装置禁止通过所述变更构件对所述透镜镜筒的状态进行变更。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摄像装置具备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在所述第一模式下,能够通过所述摄像构件进行摄像,在所述第二模式下,不能通过所述摄像构件进行摄像,
在所述第二模式时,所述照像机控制装置禁止通过所述变更构件对所述透镜镜筒的状态进行变更。
10.一种透镜镜筒,能够相对于摄像装置进行装卸,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镜镜筒具备:
能够调焦的光学系统;
移动部件,该移动部件能够通过使所述光学系统的至少一部分移动而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对所述透镜镜筒的状态进行变更,在所述第一状态下,能够通过所述光学系统的调焦使像对焦于摄像面,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无法使所述像对焦于所述摄像面;以及
透镜状态判别机构,该透镜状态判别机构输出能够判别所述透镜镜筒的状态是处于所述第一状态还是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信号;以及
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将根据来自所述透镜状态判别机构的输出信号判别出的信息朝所述摄像装置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尼康,未经株式会社尼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212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监护仪打印自动校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