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马鲛鱼的养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92317.6 | 申请日: | 2011-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3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郑春静;朱民军;林桂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23K1/18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程晓明 |
地址: | 31501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马 养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鱼类养殖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马鲛鱼在养殖池的养成方法。
背景技术
马鲛鱼属鲈鱼目、鲅科(青花鱼科),体长而侧扁,体色银亮,背具暗色条纹或黑蓝斑点,口大,吻尖突,牙齿锋利,游泳迅速,性情凶猛,一般体长260~520mm,大者可达1m以上、重20kg以上,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中国东海、黄海、渤海均产之。主要渔场有舟山、连云港外海及山东南部沿海。属暖水性中上层鱼类,常结群作远程洄游。生长迅速,当年幼鱼叉长可25~30cm,1-2龄鱼平均叉长50cm,平均体重800g左右。清明节前后,大批量的马鲛鱼进入宁波象山港深水区内进行产卵洄游,幼体在此生长2-3个月后游入东海索饵、育肥。马鲛鱼肉多刺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肉质坚实紧密,呈锥子状;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9g、脂肪2.5g,肉坚实味鲜美,营养丰富;民间有“山有鹧鸪獐,海里马鲛鲳”的赞誉。
为了开发和保护象山港马鲛鱼资源,2007年到2011年宁波市海洋与渔业主管部门专门列项进行研究;主要内容是野生马鲛鱼驯养、人工繁育、人工育苗与养殖技术的系统研究;我院在2009年7月15日获得野生马鲛鱼人工繁育的中国发明专利,又与2011年4月13日获得野生马鲛鱼人工育苗的中国发明专利;人工育苗中以它种鱼苗(黑鲷鱼苗、黄姑鱼苗等)为马鲛鱼苗的食物,直至马鲛鱼苗培育至3厘米以上,获得可人工养殖的马鲛鱼苗。虽然公开号为CN1471813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马鲛鱼捕捉及养殖方法,该方法是利用围网将野生马鲛鱼苗围住移入网箱,然后用生鱼及配合饵料投喂,只是在自然环境中对野生马鲛鱼苗捕捉、饵料与养殖密度进行了探索,马鲛鱼若饵料不适口或投饵不足就会互相残食,直至只剩一条,该粗放式养殖技术,未对马鲛鱼养殖过程中互相残杀、成活率、育肥等的综合条件进行研究,把野生马鲛鱼苗围在一起网养,有可能大批互相残杀,反而不如自然生长的马鲛鱼产量。人工育成的马鲛鱼苗养殖,在水质、水温、盐度、饵料驯化、投喂量、投喂次数和养殖管理等条件的要求较特殊,尤其是池养中互相残食的控制和饵料驯化需要创造性摸索,目前还未公开报道过人工育成的马鲛鱼苗养殖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马鲛鱼的养成方法,该方法马鲛鱼育肥较好,成活率较高达到30%以上,养殖效率较好。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马鲛鱼的养成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养殖条件:养殖池水深2-3米,水温12~30℃,盐度10‰~34‰;马鲛鱼能适宜生长;
养殖密度:在上述养殖池中放养3厘米以上人工育成的马鲛鱼苗,每立方米水体马鲛鱼苗养殖密度为30~50尾;在此养殖密度下,马鲛鱼残杀率适度,成活率较好,养殖效率较高;
饵料驯化:放养马鲛鱼苗后,每天饵料投喂量是养殖马鲛鱼总重量的1/3~1/2,每天平均以间隔2-3小时投喂一次,第一次投喂饵料为早上5~6点,最后一次投喂饵料为晚上6~7点,放养马鲛鱼苗当天至鱼苗体长5~6厘米投喂的饵料为鲜活小杂鱼,从鱼苗体长5~6厘米至体长8~12厘米,投喂的饵料为鲜活小杂鱼和冰鲜鱼,在投喂饵料中冰鲜鱼的重量从20%开始,每隔2~3天投喂饵料中冰鲜鱼的重量渐增10~20%,直至冰鲜鱼的重量占投喂饵料总重量的80%;间隔2~3小时补充饵料投喂,可以保证水中饵料较丰富,降低自相残杀;鱼苗5~6厘米用冰鲜鱼逐渐增量驯化,防止突然用冰鲜鱼导致马鲛鱼苗摄食障碍,而互相残杀,使马鲛鱼苗逐渐适应摄食冰鲜鱼,降低同类现象,以降低养殖成本;
冰鲜鱼投喂:上述饵料驯化结束,用冰鲜鱼为饵料投喂,每天饵料投喂量是养殖马鲛鱼总重量的1/4~1/3,每天平均分四次投喂,第一次投喂饵料为早上5~6点,第四次投喂饵料为晚上6~7点;已成长较大的马鲛鱼互相残食就相应降低,所以分四次投喂就可了防止在防止马鲛鱼互相残食,又降低了投喂次数过多的劳动强度。
所述饵料驯化步骤中,在所述养殖池上每天遮光18~24小时;遮光目的是降低马鲛鱼的运动量,使马鲛鱼的育肥较快,同时降低残杀率。
在在养殖条件中,所述水温为16~25℃,盐度20~30‰;在此水深、水温和盐度条件下,马鲛鱼生存状态较好,死亡率较低。
养殖过程中其它管理按海水鱼类通常的管理方式,如养前养殖池消毒、养殖过程中病菌防治、增氧技术,残饵清除,水质调控等在此不作一一介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未经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23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既有集粮箱又有剥皮机的背负式玉米收获机
- 下一篇:加热炉水梁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