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保护板以及动力电池、动力电池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92417.9 | 申请日: | 2011-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1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守军;王丽丽;彭东方;孟志轩;莫元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量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18 | 分类号: | H02H7/18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江耀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保护 以及 动力电池 动力 电池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领域,特别是涉及动力电池的一种电池保护板。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一般由单体电池电芯、电池电路板以及封装壳体组成。其中,现有的单体电池电芯为包括正极、负极的两电极体系的电池电芯。电池电路板通常与电池电芯的正负极连接在一起,其作用是在电池电芯的充放电过程中,当检测到电池电芯的过充、过放情形时,及时的阻断充放电回路,从而防止过充电和过放电等异常情况对电池造成伤害。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电池保护板的电路图。电池保护板100包括控制电路10、第三电阻R3、第三电容C3、第五开关管Q5和第六开关管Q6,控制电路10包括充电保护控制电路1和放电保护控制电路2,充电保护控制电路1和放电保护控制电路2的第一输入端分别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电池电芯200的正极,充电保护控制电路1和放电保护控制电路2的第二输入端分别连接电池电芯200的负极,充电保护控制电路1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五开关管Q5的控制端,放电保护控制电路2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第六开关管Q6的控制端,第五开关管Q5和第六开关管串联连接在电池电芯200的负极至动力电池的外部负输出端OUT2的通路上,且第六开关管Q6的体二极管DS6的导通方向沿充电电流方向,第五开关管Q5的体二极管DS5的导通方向与充电电流方向相反。图中OUT1表示动力电池的外部正输出端。
动力电池充放电工作时,电池保护板100中充电保护控制电路1和放电保护控制电路2检测电池电芯200正负极电压差。充电时当电池电芯200的电压大于或等于充电保护控制电路1中设置的过充保护电压时,充电保护控制电路1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即输出信号使第五开关管Q5断开,停止充电。放电时当电池电芯200的电压等于或低于放电保护控制电路2中设置的过放电保护电压时,放电保护控制电路2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即输出信号使第六开关管Q6断开,停止放电。根据上述工作过程达到防止电池电芯200过充电、过放电的目的。
然而,上述动力电池中,电池保护板100实现对电池电芯的过充电、过放电保护时,检测的是电池电芯200的两个电极的相对电压,仅能确保两个电极的相对电压不超过安全电压,并不能确保单体电池电芯200的正极、负极在充放电过程中各自绝对处于安全电压内,例如,检测到正负电极的相对电压为4V,其位于安全电压4.2V内,然后此时可能是正极电压3V、负极电压-1V,正极已经过充,该电池保护板却未能实施过充保护。因此上述电池保护板的过充电、过放电保护性能仍然不十分理想,单体电池电芯直接面临安全性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电池保护板,能更有效地检测电池电芯的过充电、过放电情形,提高对电池电芯的过充电、过放电保护。
本发明进一步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动力电池及动力电池组,电池电芯的安全性提高,动力电池及动力电池组的寿命延长。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量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量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24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冲剂
- 下一篇:一种分段式胶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