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络瓶颈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92535.X | 申请日: | 2011-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3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孟洛明;邱雪松;李娟;熊翱;王智立;乔焰;詹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 瓶颈 检测 方法 | ||
1.一种网络瓶颈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01、根据网络拓扑结构建立数学模型;
102、根据网络效用最大化原则,确定几何规划问题的目标函数;
103、判断所有路径的输入速率是否都固定,如果是,则顺序执行步骤104、107、108;否则顺序执行步骤105、106、107、108;
104、按照所有路径的输入速率都固定时,流经每条链路的所有数据的速率总和不大于链路容量与交换节点内的排队容量之和的原则,确定固定速率的约束条件;
105、读取所设置的保险程度值ε;
106、确定随机速率的约束条件;
107、求解几何规划问题,以得出每条链路的丢包率,其中,所述几何规划问题由所述目标函数与固定速率的或随机速率的约束条件构成;
108、根据所求出的每条链路的丢包率,确定网络瓶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01具体包括:将所有链路丢包率集合记为其中,L为链路总数,待测的链路i的丢包率为li,相应的链路i通过率为ki;将每条链路对应的链路容量集合记为将链路起始端对应的网络节点的容量集合记为Wi表示链路i起始端对应的网络节点的容量;以流量探测获取网络中的数据流,以路径表示数据流从输入节点到输出节点经过的一组链路集;令R表示路径的数目,r1,r2,...,rR表示这些路径的初始输入速率;将获取到的数据表示为链路-路径矩阵A=[aij]L×R,其中aij=m表示链路i是路径j上从输入节点算起的第m条链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02中,所确定的几何规划问题的目标函数如下:
其中,ki为链路i的通过率,αi为对应于链路i的参数,αi的取值根据网络拓扑及路径确定,链路i在所有路径中的位置越靠近起始端则对应的αi越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有链路i的参数αi的取值的步骤如下:首先选定网络中所有路径的最上游链路中的一条,将这条链路的参数αi设为链路总数L,并移除这条链路,然后依次将L-1、L-2一直递减到1,所得的值依次赋予α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253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