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字证书安全锁装置、数字证书认证系统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93082.2 | 申请日: | 2011-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5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吴沙林;李宏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沙林;李宏韬 |
主分类号: | H04L9/32 | 分类号: | H04L9/3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李琴;纪媛媛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证书 安全 装置 认证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数字证书安全锁装置,包括通用加密及数字签名微控制器,其上设置有加密及数字签名模块和用于存储数字证书及其密钥和加解密算法的存储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音频插头,其具有MIC极和第一声道极;及
第一调制解调模块,用于对来自所述加密及数字签名模块的数据信息进行调制以通过所述音频插头的MIC极传出,并用于对接收自所述音频插头的第一声道极的信号进行解调以获取数据信息后传送至所述加密及数字签名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证书安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制解调模块包括与所述通用加密及数字签名微控制器通信相连、用于进行音频信号的编码和解码处理的第一通讯微控制器,以及交流耦合电路和低通滤波电路,其中,所述第一通讯微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低通滤波电路连接于所述音频插头的MIC极,所述第一通讯微控制器的输入端通过交流耦合电路连接于所述音频插头的第一声道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证书安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制解调模块包括与所述通用加密及数字签名微控制器通信相连、用于进行音频信号的编码和解码处理的第一通讯微控制器、和第一数模转换器,其中,所述第一通讯微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数模转换器连接于所述音频插头的MIC极,所述第一通讯微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音频插头的第一声道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字证书安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制解调模块还包括第一模数转换器,所述第一通讯微控制器的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一模数转换器连接于所述音频插头的第一声道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证书安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制解调模块包括交流耦合电路、低通滤波电路以及集成在所述通用加密及数字签名微控制器上的第一音频信号编解码模块,其中,所述通用加密及数字签名微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低通滤波电路连接于所述音频插头的MIC极,所述通用加密及数字签名微控制器的输入端通过交流耦合电路连接于所述音频插头的第一声道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证书安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制解调模块包括第一数模转换器以及集成在所述通用加密及数字签名微控制器上的第一音频信号编解码模块,其中,所述通用加密及数字签名微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数模转换器连接于所述音频插头的MIC极,所述通用加密及数字签名微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音频插头的第一声道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字证书安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制解调模块还包括第一模数转换器,所述通用加密及数字签名微控制器的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一模数转换器连接于所述音频插头的第一声道极。
8.一种数字证书认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数字证书安全锁装置;
带有音频接口及通信模块的通信终端,所述通信终端上设置有用于进行音频信号的调制解调的第二调制解调模块;
认证服务器;
其中,所述数字证书安全锁装置的音频插头与所述通信终端的音频接口通信连接,所述通信终端经由所述通信模块通过通信网络与所述认证服务器通信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字证书认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终端包括安装有网络银行软件的手机、计算机或个人数字助理,所述认证服务器包括网络银行web服务器及与其通信相连的应用服务器,所述应用服务器与数据库通信连接。
10.一种数字证书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认证服务器接收通信终端通过通信网络发送的登录请求并返回包含一个数据串的响应信号;
所述通信终端将接收到的所述响应信号调制后,并通过音频接口传送给数字证书安全锁装置;
所述数字证书安全锁装置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后重新获取所述数据串,并对所述数据串进行加密签名得到加密签名结果串;
所述数字证书安全锁装置将所述加密签名结果串进行调制后,通过音频接口返回给所述通信终端;
所述通信终端对接收到的信号解调后重新获取所述加密签名结果串,并通过通信网络将所述加密签名结果串发送至所述认证服务器进行验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沙林;李宏韬,未经吴沙林;李宏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308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