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RFID-SIM卡电信数据传输内容加密系统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93193.3 | 申请日: | 2011-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1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吴俊;刘红梅;吴烨宇;肖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柯斯软件有限公司;上海城市青年网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2/02 | 分类号: | H04W12/02;H04W12/04;H04W88/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徐***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rfid sim 电信 数据传输 内容 加密 系统 方法 | ||
1.一种RFID-SIM卡电信数据传输内容加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含有服务器根证书以及系统用户个人证书的服务器、含有服务器证书和个人证书的RFID-SIM卡,其中:RFID-SIM卡将加密数据短信通过运营商的普通无线网络传送到短信认证服务器,认证服务器同样通过运营商的普通网络把加密数据短信发送给RFID-SIM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RFID-SIM和服务器在不同时刻分别作为发送端或接收端。
3.一种根据上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系统的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发送端对待传送数据进行压缩,得到压缩数据;
第二步、发送端采用随机数发生器生成动态密钥,并根据对称算法,用动态密钥加密压缩数据,得到加密数据;
第三步、发送端使用接收端的公钥,采用非对称算法,对动态密钥进行加密,得到加密密钥;
第四步、发送端将加密数据和加密密钥一起发送给接收端,由接收端根据私钥,通过非对称算法,对机密密钥进行解密并获得动态密钥;
第五步、接收端根据解密得到的动态密钥,对加密数据进行解密,获得发送端的压缩数据,经解压缩后得到发送端的待传送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压缩是指:采用7bit或BCD编码格式进行压缩。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公钥为服务器根证书,在加密前分别保密存储于发送端和接收端;所述的私钥为个人证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对称算法是指:3DES算法;所述的非对称算法是指:RSA算法。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解压缩采用与发送端的压缩方式相同的编码格式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柯斯软件有限公司;上海城市青年网络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柯斯软件有限公司;上海城市青年网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319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