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活塞控制换向阀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93287.0 | 申请日: | 2011-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8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袁才富;张妮;朱剑根;沈至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立新液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陈学雯 |
地址: | 200237***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 控制 换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产品技术领域,具体的来说涉及一种带有活塞控制的液压换向阀。
背景技术
液压换向阀是液压阀中较普遍的一种方向换向阀,它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冶金、机床和工业领域等。它主要通过控制阀芯的移动,从而获得所需的机能位置,即各油口之间的通断情况。控制阀芯移动有多种方式,有电磁控制、手动控制、液动控制等。
传统的液控换向阀结构见附图1。由于传统液控阀阀体内部流道较多,底面流到孔也多,结构比较复杂,加工要求较高;另外传统液控阀的控制油的是从底部连接面输入,经流道孔作用于阀芯端面,从而推动阀芯换向的,由于阀芯阀体之间存在一定的配合间隙,故换向过程中的压力损失较大,造成能量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的活塞控制换向阀。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活塞控制换向阀,包括一阀体,阀体内部设置有阀芯,阀芯设置在阀体内部的主孔中,阀芯两端设有两个与阀芯端面接触的销轴,阀芯两端设有复位弹簧,阀体的两端设置有端面螺盖,所述销轴穿过端面螺盖,阀体的两端连接有前盖,前盖内设置有活塞,所述销轴与活塞接触,前盖外侧设置有控制油口。
所述前盖与阀体之间通过螺钉连接。
所述端面螺盖通过螺纹连接在阀体两端的主孔内,主孔两端内侧设有内螺纹,端面螺盖端部设有外螺纹。
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活塞控制换向阀,该产品是在传统的液控换向阀基础上进行改进的,它除了具有传统液控阀的特点,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批产加工;换向冲击小;零件通用性广;液控力小;可远程遥控;使用场合更为广泛等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传统液控换向阀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所述的活塞控制换向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活塞控制换向阀前盖结构示意图。
其中,1-前盖;2-密封圈;3-活塞;4-销轴;5-弹簧;6-多级密封圈;7-螺钉;8-垫圈;9-卡簧;10-端面螺盖;11-密封圈;12-弹簧;13-挡圈;14-阀芯;15-阀体;16-底面密封圈;21-排气槽;22-密封倒角;23-导向面;24-退刀槽;25-安装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看图2和图3,一种活塞控制换向阀,主要通过外部控制口X1或X2的油(气)压来推动阀芯移动,从而获得各油(气)路的通断,从而实现所需的机能。阀体15与阀芯14的有效间隙保证了阀芯14运动的可靠性。在阀芯14两端分别设置挡圈13和弹簧12,端面螺盖10与阀体15采用螺纹连接并通过多级密封圈6密封旁边设置垫圈限位,销轴穿过端面螺塞10的通孔与两端滑阀槽对应。控制机构由一前盖1、密封圈2、活塞3构成。
在阀体15上制出一主孔与阀芯14配合,沿主孔依次制出沉割槽与各铸造流道沟通,形成各流道孔。在阀体15两端制出连接螺纹与端面螺盖10配合,通过密封圈11来保证连接可靠无泄漏。端面螺盖10密封槽设置一台肩放置垫圈8,起到轴向限位的作用,在端面螺盖10中间制出一通孔,该通孔是与销轴配合的,为销轴的移动起到导向及支撑作用。在弹簧12的弹簧力作用下垫圈8和挡圈15分别置于弹簧两端,此时阀芯14处在初始位置。在阀体1底面制出密封槽,通过底面密封圈16的配合可以保证阀在连接过程中无泄漏及外部灰尘的进入。
分别在阀芯14两侧的端面上制出两个盲孔,此盲孔与销轴4大头端配合并通过卡簧9将其限位,销轴4的小径依次穿过挡圈8、多级密封圈6、端面螺盖10,并与活塞3的端面槽对应,当液压油(气体)推动活塞3移动时,活塞3端面槽底推动销轴4产生轴向移动,从而带动阀芯14换向。
活塞3为一圆柱台结构零件,沿活塞3外圆径向制出一密封槽,用于放置密封圈2,此圈的设置可有效防止控制油(空气)的流入。在外圆导向面上制出多条平衡槽,这不仅便于藏污纳垢还能使得阀芯运动稳定。端部的台肩是用于放置弹簧5,在弹簧力的作用下活塞3被推至前盖退刀槽面。在活塞台肩端处制出的沉孔,该沉孔端面螺盖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立新液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立新液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32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