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碱性硫氰酸盐溶液从难处理硫化金精矿中直接氧压浸金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94284.9 | 申请日: | 201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2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杨声海;陈永明;夏姣云;何静;郭欢;王冠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3/12 | 分类号: | C22B3/12;C22B11/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袁靖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碱性 氰酸盐 溶液 从难 处理 硫化 精矿 直接 氧压浸金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湿法提取冶金,适用于从难处理硫化金精矿中提取金。
背景技术
难处理金矿储量占世界金矿总储量的30%,我国占20%以上,其中含砷难处理金矿占绝大比例。直接氰化选择性浸出金尚未有成功先例,目前对含砷难处理金精矿,其处理方案基本上先进行氧化预处理,再氰化浸出金。氧化预处理方案有四种:化学氧化法、焙烧法、加压氧化法和细菌氧化法。生物预处理-氰化法(杨洪英,等.耐砷菌氧化预处理高砷复杂难处理金矿——氰化提金方法,CN 200810011233.6;高金昌,等.低品位难处理金矿的生物堆浸提金工艺,CN 200810050452.5)首先是将含金矿物的矿石破碎、制粒、筑堆,然后进行矿石的酸处理,之后利用微生物对矿石进行生物预氧化,在酸碱转型之后进行常压氰化浸出,最后进行金的回收。优点在于低成本、低能耗,但生物处理速度慢,矿物处理后需要从酸性转化为碱性。氧化焙烧-氰化法(陈良忠,杨正坤.难处理金矿窑式氧化焙烧提金一体化工艺,ZL 200610048718.3)对难处理金矿石的焙烧处理、常压氰化提金处理均在同一隧道窑内完成,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低浓度SO2烟气与含剧毒As2O3的烟尘,此外还存在金回收率低等缺点。杜勤业等提出采用氧压预处理-氰化法(一种从难浸金、银精矿中提出金、银的方法,ZL 03112127.6)从难浸金、银精矿中提出金、银,该方法先加入含69~253g硫酸和NaCl 0.01~0.08g/L的溶液,在槽中浸出3小时脱CO2;催化氧化酸浸在温度96~106℃氧气压力为0.16~0.6MPa的条件下,加入硫酸、硝酸、木质磺酸钠后在高压釜中酸浸1~4小时;氧化渣中残存的元素硫,加入水、石灰和木质磺酸钠,在80~100℃、氧气压力0.1~0.4MPa下,浸出0.5~3小时脱硫;压滤后的矿浆加入NaCN、石灰、氧气浸出24~48小时。该工艺主要存在问题有,为了氰化提金,需要彻底氧化S2-成SO42-或Sx2-(x≥2)进入溶液,因此工艺流程长、设备腐蚀严重。据更进一步的文献报道(李学强,等.含砷难处理金银精矿催化氧化酸浸湿法的研究及应用.现代矿业,2009,(1):37-40)表明,催化氧化酸浸过程中需要加入HNO3 5.5g/L以上,以硝酸做催化剂时,它参与反应后被还原成NO,气相中NO与O2作用很快生成NO2返回液相中变为HNO3,发生的主要反应简化为:
4FeS2+15O2+2H2O=2Fe2(SO4)3+2H2SO4 (1)
2FeAsS+H2SO4+7O2+2H2O=Fe2(SO4)3+2H3AsO4 (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42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氰化堆浸碱度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制备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UV光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