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客车独立悬架系统导向臂前支架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94315.0 | 申请日: | 201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3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晓东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靖江市靖泰专利事务所 32219 | 代理人: | 陆平 |
地址: | 214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客车 独立 悬架 系统 导向 支架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客车独立悬架系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客车独立悬架系统导向臂前支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独立悬架系统是德国知名汽车传动系统公司发明的专项技术。至今国内没有几家公司能够全面掌握。国内的客车独立悬架尚未完全成熟,且产能低。而导向臂前支架是客车独立悬架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它的作用是:改变系统中力的传递方向。该产品形状复杂,且属于薄壁型零件,现有的加工方法中容易引起变形,产品的垂直度、平行度得不到保证,产品质量差,使用寿命短,制造成本高,给企业及社会带来很大损失,不符合市场竞争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保证产品质量,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的一种客车独立悬架系统导向臂前支架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客车独立悬架系统导向臂前支架的加工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A、以毛坯外形初步定位,确保相关尺寸的加工,先铣:上夹具,以毛坯端面进行定位,铣上基准面,控制厚度尺寸,精铣前松开工件释放压紧力,重新压紧加工以保证基准面的平面度不超过0.03;其次继续使用夹具,以基准面为定位,铣毛坯端面,注意厚度及平行度0.1,
B、在毛坯工件上钻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第六通孔和第一螺纹底孔、第二螺纹底孔、第二螺纹底孔、第二螺纹底孔,以及钻第一工艺孔、第二工艺孔,且孔口倒角,保证孔间距及位置度;
C、铣:以第一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六通孔内孔及基准面定位,上夹具,铣小头左侧平面和右侧平面,注意厚度与基准面垂直度;
D、钻孔:以第一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六通孔内孔及基准面定位,钻左小头孔和右小头孔,注意中心距;
E、锪孔:压紧工件,锪沉孔并倒角;
F、攻螺纹:夹紧工件,在4-φ10.5孔上攻M12×1.5施必牢螺纹;
G、检验:以上加工用相应的游标卡尺,深度尺、高度尺、通止规、内径量表、电子高度尺、三坐标、M12×1.5施必牢螺纹塞规检验;
H、包装:去毛刺,清洗,加工面上油。
本发明的优点:这样的导向臂前支架,不容易易引起变形,产品的垂直度、平行度得到了保证,提高了产品质量,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制作成本,给企业及社会带来很大经济效益,符合市场竞争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客车独立悬架系统导向臂前支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以毛坯外形初步定位,确保相关尺寸的加工,先铣:上夹具,以毛坯端面1进行定位,铣上基准面2,控制厚度尺寸,精铣前松开工件释放压紧力,重新压紧加工以保证基准面2的平面度不超过0.03;其次继续使用夹具,以基准面2为定位,铣毛坯端面1,注意厚度及平行度0.1;
B、在毛坯工件上钻第一通孔3、第二通孔4、第三通孔5、第四通孔6、第五通孔7、第六通孔8和第一螺纹底孔9、第二螺纹底孔10、第二螺纹底孔11、第二螺纹底孔12,以及钻第一工艺孔13、第二工艺孔14,且孔口倒角,保证孔间距及位置度;
C、铣:以第一通孔3、第三通孔5、第四通孔6、第六通孔8内孔及基准面2定位,上夹具,铣小头左侧平面15和右侧平面16,注意厚度与基准面垂直度;
D、钻孔:以第一通孔3、第三通孔5、第四通孔6、第六通孔8内孔及基准面2定位,钻左小头孔17和右小头孔18,注意中心距;
E、锪孔:压紧工件,锪沉孔并倒角;
F、攻螺纹:夹紧工件,在4-φ10.5孔上攻M12×1.5施必牢螺纹;
G、检验:以上加工用相应的游标卡尺,深度尺、高度尺、通止规、内径量表、电子高度尺、三坐标、M12×1.5施必牢螺纹塞规检验;
H、包装:去毛刺,清洗,加工面上油,非加工面涂黑漆,晾干包装入库。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晓东,未经朱晓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43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