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式三相分离净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94895.3 | 申请日: | 201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6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杰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魏亮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三相 分离 净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净化处理设备,尤其是应用于电镀废水净化处理的设备。
背景技术
电镀废水毒性大,排放量大,对其治理一直受到国内外的关注。常规的电镀废水处理技术有化学法、离子交换法、电解法、吸附法等,化学法处理后的水不能再回收利用,使水资源大量浪费;离子交换法成本高,再生剂耗量大;电解法耗能大,运行成本高;吸附法再生效率低。
利用微生物法处理电镀废水是近年来国内外一直研究的方向,具有成本低、二次污染少等优点。现有的微生物法处理技术所用到的设备还只限于分段式生物滤池,存在成本高、占地面积大、控制方式复杂、运行效率低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一体式三相分离净化器,具有设备占地面积少、过程控制简单、成本低、二次污染少、处理效率高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体式三相分离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设有内筒及外筒,内筒设于外筒内,内筒中为厌氧生物菌房,外筒中为兼氧生物菌房,内筒与外筒之间为导流腔,所述筒体下部设有向内筒供水的污水进水管及排放内筒及外筒中产生污泥的排污管,所述内筒上方设置有收集内筒上浮油沫的集油结构,所述筒体上部设有将集油结构收集的油沫排出的排油管,内筒流出的污水经导流腔后自下而上进入外筒,所述外筒下部设有曝气结构,所述筒体上部设有将外筒上部清水排出的排水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内筒及外筒中均设置有毛竹填料。毛竹填料挂膜牢固,生物膜不易脱落,且价格便宜,物理、化学稳定性好。
作为优选,所述内筒中的毛竹填料为去表皮、中间打通关节并磨光的毛竹筒,外筒中的毛竹填料为去皮毛竹片,所述内筒底部由圆钢焊成篦子板,所述毛竹筒竖直紧密填置于所述篦子板上,所述外筒内环设有不锈钢铁丝网,毛竹片装填于铁丝网内。内筒形成一个厌氧生物菌房,同时也是一个油沫、渣、水三相分离核心,毛竹片厚约5-10mm,毛竹片的装载量为80%,外筒形成一个兼氧生物菌房。
作为优选,所述曝气结构包括曝气总管与曝气支管,所述曝气总管与曝气支管在同一水平面上,其中曝气支管为一环绕于外筒下部的圆环状结构,曝气支管上设有若干个曝气小孔,曝气总管与曝气支管连通并向曝气支管供气。所述曝气小孔孔径为2mm,孔间距为20mm。曝气支管的设计不仅能保证废水中的溶解氧,又节省了能源,使曝气功率更低。
作为优选,所述排水结构包括所述筒体上部环绕外筒上部设置的出水槽,出水槽容纳从外筒上部排出的清水,所述出水槽连接清水出水管。作为改进,还可以在清水管出水管上设置水泵抽水提高排水效果或者通过液位差产生的压力自然排水,即使集油槽水面高于出水槽上边沿。
作为优选,所述集油结构包括集油板,所述集油板与水平面倾斜,且集油板低端位于排油管下方,集油板低端在导流腔上方位置设有渗水孔,集油板上方与筒体间围成的空间为集油槽。油沫由集油板收集并向排油管漂移,夹杂的水通过渗水孔渗进导流腔。或者将引流板替换为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与水平面倾斜,且引流管低端位于排油管下方。所述引流管设有两根且两根引流管分列于排油管两侧,所述引流管与水平面呈7~8°的倾斜角。
作为优选,所述集油板横截面为V形、梯形槽形或者圆弧形,所述集油板与水平面呈7~8°的倾斜角。
作为优选,所述内筒上方与集油槽间设置有导流器,导流器将内筒产生油沫引导进入集油槽,所述导流器上端面低于集油槽中引流管的最低端。
作为优选,所述集油槽的上端面上开有若干个V型剖口,且所述剖口间间距相等。V型剖口的设计使油沫不易渗出。
作为优选,所述导流器为一倒锥体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整体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多步反应连续完成,占地面积少,过滤效果好,控制方式简单。
2、集油槽中独特的V型剖口和有一定倾斜角的引流管结构,能更好的收集油沫物质,使油沫相与水相得到分离。
3、废水在设备中的流向均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向,能使废水与各反应器充分接触,反应更彻底,净化效率更高。
4、曝气支管上曝气小孔的设计,不仅能保证废水中的溶解氧,又节省了能源,使曝气功率更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集油槽的平面图;
图3为曝气管的平面图;
图4为曝气管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杰,未经李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48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门座圈送料装置
- 下一篇:倾斜式油脂导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