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94990.3 | 申请日: | 201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2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崔洪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F9/08 | 分类号: | E01F9/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张金亭 |
地址: | 30040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延长 路面 使用寿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道路施工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方法。
背景技术
从道路设计理论和方法来看,轴载作用次数是道路设计最主要的参数,决定着道路的设计年限和寿命,无论国外的AASHTO、CBR、SHELL、IA等沥青路面设计方法还是我国的《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无一不以轴载大小及作用次数作为路面设计的主要依据。从道路使用状况来看,道路轴载的反复作用是造成路面使用质量下降及破坏的主要原因,相关研究证明裂缝、网裂、龟裂、波浪、车辙、拥包、坑槽、松散、脱皮等病害的产生均与轴载的反复作用密切相关,特别是上述病害的发展和加剧最直接原因就是轴载的反复作用。因此降低路面单位宽度上轴载作用次数无疑是提高路面使用寿命的有效措施。
车道划分是规范车辆行驶、诱导行车视线的必须措施,对于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车辆冲突、提高道路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但车道划分却导致路面轴载的空间分布严重不均,造成路面资源浪费。请参见图1,图1是相关研究得到标准轴载轮迹在一个车道内的空间分布频率图,从图中可以看出2、3和6、7号条带上的轴载作用频数是其他条带的10多倍,相当于50%的路面上承担着90%的交通量,而其他50%的路面上只承担着10%的交通量。
由于轮迹空间分布严重不均,加剧了路面主轮迹带的破坏,例如:裂缝破坏、唧浆破坏、坑槽及抛光破坏和车辙破坏。而且大量调查证实路面的病害主要出现在一定的轮迹带上,主要破坏形式“车辙”就是车道划分造成轴载空间分布不均的最形象体现。
综上所述,轴载作用次数是导致路面损坏的主要原因,而车道划分却造成了轴载空间分布的极度不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方法,当车道累积轴载量达到Nt或路面使用性能指标达到Pt时,将道路旧交通标线铲除,将车道平移50-150cm,施划新标线;
其中,Nt和Pt由以下公式确定:
Pl=f(Nt·az+NS·azl)=f(Nt·azf+Ns·az)
Pt=f(Nt·az)
式中:Pl为路面性能指标下限,f(·)为路面性能随累积轴载次数衰变函数;Nt为车道平移时车道累积轴载量;Ns为平移后车道累积轴载量;az为主轮迹带轴载频率;azl为平移后原主轮迹带轴载频率;azf为平移后新主轮迹带在平移前的轴载频率。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车道定期平移的方法,有效均布荷载在道路寿命期内的空间分布,大大提高了道路的使用性能和寿命,节省道路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道路上的轮迹横向分布图;
图2为本发明压缩停车带车道平移车道的示意图;
图3为确定车道平移时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本发明一种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方法,在路面使用一定年限时,将道路旧交通标线铲除,将车道平移一定距离后,施划新标线。请参阅图1,将车道平移两个条轮迹带,则轮迹将主要作用在基本闲置的4、5条带上,而2、3条带轴载作用次数会大幅下降,可有效均布荷载在道路寿命期内的空间分布,大大提高道路使用性能和寿命,节省道路维护成本。
上述车道平移量的确定,请参阅图2,根据道路断面形式和轴载横向分布情况,确定车道平移量,合适平移量为50-150cm。路面宽度不足时,可采用压缩中央分隔带、压缩路缘带、增加路基宽度的方法,拓展车道平移空间。
上述车道平移时机的确定,当车道累积轴载量达到Nt或路面性能指标达到Pt时,将道路旧交通标线铲除,将车道平移50-150cm,施划新标线;
其中,Nt由以下公式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49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