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循环除渣装置及其除渣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95317.1 | 申请日: | 201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0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周介明;陈照峰;陈舟;徐滕州;邱金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维艾普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D5/00 | 分类号: | D21D5/00;D21D5/2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循环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高效循环除渣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配浆池(1),四个水泵:水泵A(2)、水泵B(4)、水泵C(8)、水泵D(10);两组玻璃锥形除渣器:玻璃锥形除渣器A(3)、玻璃锥形除渣器B(5);一浆料沉降槽(7)、一除渣箱(9)、一对阀门(11)和一储渣箱(12);
所述配浆池(1)与水泵A(2)一端连接,水泵A(2)的另一端与玻璃锥形除渣器A(3)的入口连接,玻璃锥形除渣器A(3)的出渣口通向浆料沉降槽(7),玻璃锥形除渣器A(3)的出浆口与水泵B(4)一端连接,水泵B(4)的另一端与玻璃锥形除渣器B(5)入口连接,玻璃锥形除渣器B(5)的出渣口通向浆料沉降槽(7),玻璃锥形除渣器B(5)的出浆口通向成型生产线,浆料沉降槽(7)与水泵C(8)一端连接,水泵C(8)的另一端通向除渣箱(9),除渣箱(9)的另一端有上下两个连接口:上连接口和下连接口,除渣箱(9)的上连接口与水泵D(10)一端连接,水泵D(10)的另一端通向配浆池(1),除渣箱(9)的下连接口与储渣箱(12)连接;除渣箱(9)的下连接口与储渣箱(12)之间设有一组阀门(11),阀门(11)中间连接高压喷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循环除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料沉降槽(7)内设有两组挡板(6),两组挡板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循环除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渣箱(9)中设有一组引流板(13)和一组除渣挡板(14);引流板(13)与除渣挡板(14)相互垂直。
4.一种利用高效循环除渣装置的除渣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除渣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A)将配浆池(1)中的浆料经水泵A(2)输送至玻璃锥形除渣器A(3)进行初次除渣;
(B)经过玻璃锥形除渣器A(3)初次除渣后,质量较好的浆料由玻璃锥形除渣器A(3)的出浆口经水泵B(4)输送至玻璃锥形除渣器B(5)中进行再次除渣,质量不好的浆料由玻璃锥形除渣器A(3)的出渣口流入浆料沉降槽(7)中;
(C)经过玻璃锥形除渣器B(5)再次除渣后,优质的浆料由玻璃锥形除渣器B(5)的出浆口进入成型生产线,质量不好的浆料由玻璃锥形除渣器B(5)的出渣口流入浆料沉降槽(7)中;
(D)玻璃锥形除渣器A(3)和玻璃锥形除渣器B(5)过滤出来的浆料在浆料沉降槽(7)中,经过5-20分钟的流动沉降,通过水泵C(8)进入除渣箱(9);
(E)进入除渣箱(9)的浆料所含的杂质逐渐沉降在除渣箱(9)的底部,最后杂质经阀门(11)自动排入储渣箱(12)中,阀门(11)为一对,阀门(11)之间设有高压喷水管,可以自动清洗管道并使杂质进入除渣箱(9);
(F)经除渣箱(9)除渣后的可重新利用浆料经过水泵D(10)进入配浆池(1)中,重复上述除渣过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高效循环除渣装置的除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在除渣箱(9)内中设挡板和引流板,经过除渣箱(9)中引流板引流,杂质不断的被除渣箱(9)中的各级挡板所阻挡,进入除渣箱(9)的浆料所含的杂质逐渐沉降在除渣箱(9)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维艾普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维艾普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531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银离子竹炭抗菌纤维
- 下一篇:燃油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