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的缩合还原烷基化催化剂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95641.3 | 申请日: | 201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9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郝云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郝云青 |
主分类号: | B01J23/80 | 分类号: | B01J23/80;C07C211/55;C07C209/70;C08K5/18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汤志武 |
地址: | 2115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缩合 还原 烷基化 催化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技术领域,是一种用于4-氨基二苯胺(RT培司)和甲基异丁基甲酮加氢还原烷基化反应制备橡胶防老剂4020,以及用4-氨基二苯胺(RT培司)和丙酮加氢还原烷基化反应制备橡胶防老剂4010NA的改进型缩合还原烷基化催化剂。
背景技术
RT培司和脂肪酮缩合还原烷基化产物即为对苯二胺类的防老剂,在工业上使用极其广泛,性能优良,常用的是4010NA和4020.国内生产4010NA和4020橡胶防老剂均采用固定床催化加氢的工艺,其化学反应式是:
主反应:4010NA
4020
主要副反应
由于酮被加氢生成醇这一副反应的存在,不仅消耗了大量原料酮和氢气,造成原料的浪费,同时由于该反应的机理所决定,副反应使催化剂表面的酮分子不足,导致形成酮胺缩合中间产物困难,于是加氢后的主产物含量上不去,且同时还有其他副反应产生的杂质,给产品分离带来困难,使得催化剂使用初期产生很多不合格品。
美国专利US3366684、US4043942等在提高主反应的选择性和抑制酮加氢的副反应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因使用的为贵金属催化剂,仍存在着催化剂昂贵,原料消耗高,后处理物料量大,过量酮回收麻烦的缺点。
中国专利CN CN200610161327.2所述铜系催化剂目前存在容易粉化、酮加氢的副反应较严重,出合格产品周期长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用于4-氨基二苯胺(RT培司)和甲基异丁基甲酮加氢还原烷基化反应制备橡胶防老剂4020,以及用4-氨基二苯胺(RT培司)和丙酮加氢还原烷基化反应制备橡胶防老剂4010NA的改进型缩合还原烷基化催化剂。
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用于4-氨基二苯胺(RT培司)和甲基异丁基甲酮加氢还原烷基化反应制备橡胶防老剂4020,以及用4-氨基二苯胺(RT培司)和丙酮加氢还原烷基化反应制备橡胶防老剂4010NA的缩合还原烷基化催化剂,该催化剂为铜系催化剂,其主要特点是催化剂组份中含有硅元素,且铜硅摩尔比为0.5-10:1。
一般地,本发明催化剂主要成份为铜锌硅,且铜锌摩尔比为0.5-100:1;铜硅摩尔比为0.5-10:1。
本发明催化剂,优选的组成是铜锌摩尔比0.64-22.4:1;铜硅摩尔比0.93-8.9:1;最优选的组成是铜锌摩尔比0.8-1.2:1;铜硅摩尔比2.0-3.0:1。
铜、锌元素可以通过可溶性金属盐的形式加入,制备催化剂所用的沉淀剂可选择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硅元素可以通过氧化硅或含硅盐类或硅酸的形式加入。
本发明的主要特点是:(1)在反应过程中酮加氢生成醇的副反应得到了很明显的抑制,节约了原料,且催化剂使用前期不需要以硫化碱还原生产的RT培司钝化,没有不合格产品;(2)催化剂强度好,使用过程中不易粉化,使用寿命长。
一般地,本发明的催化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具体工艺流程为:将硝酸铜用水溶解得硝酸铜溶液,用热水配制碳酸钠溶液或碳酸氢钠水溶液,然后将硝酸铜溶液加入碳酸钠溶液中(或碳酸氢钠溶液中),亦可将碳酸钠溶液(或碳酸氢钠溶液),加入硝酸铜溶液,反应至终点pH=6.5-8.5后,加入二氧化硅,过滤物料,洗去物料中的钠离子,然后烘干,并在280-450℃下焙烧,之后加适量水和石墨,用旋转式压片机压制Ф5×(4.5-5.5)mm的片剂。
催化剂使用前需经过还原的步骤即在氮气中配制一定浓度的氢气,分阶段升温,直至不耗氢不出还原水为止。
本发明的催化剂:强度高、抗粉化能力好、寿命长;酮加氢的副反应得到了很好的抑制,投料后出口残酮就≥50%,而现有的催化剂刚投料出口残酮≤2%,催化剂使用前期不需要钝化就能生产出合格产品;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催化剂使用条件:使用压力3.0-6.0MPa,RT培司进料流量速0.2-0.5h-1 。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加以详细描述。
下面比较例和实施例中的金属盐为三水硝酸铜和六水硝酸锌。
比较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郝云青,未经郝云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56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松螺钉
- 下一篇:一种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