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屏幕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96112.5 | 申请日: | 2011-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4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榭开发区综研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B32B9/04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张一平;景丰强 |
地址: | 315812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屏幕 保护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码产品的屏幕保护膜,尤其涉及一种能折叠弯曲的柔性屏幕保护膜,本发明还涉及该柔性屏幕保护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数码产品(手机、MP4、PSP、便携电脑)的屏幕均为平面型,不能折叠弯曲,携带起来极为不便。作为一种发展趋势,而现有的数码产品(特别是手机)屏幕的均附上一层屏幕保护膜,一般采用PC保护膜、PET保护膜,AR保护膜,这类的文献可以参考专利号为ZL200920169661.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屏幕保护膜》(授权公告号CN201514774U)。此类保护膜对于不可折叠屏幕效果不错,而对于可折叠弯曲型屏幕来说,会出现在折叠或弯曲的过程中产生折痕中间拱起等现象,从而严重影响手机的外观和使用。
另外,屏幕保护膜为了抗划伤,表面会复合一层金属加硬层,此种方案很好的解决了手机屏幕表面易于划伤的缺点。但是,手机一天内被多次触摸,其表面会留下很多细菌,虽然现有的技术也有使得手机保护膜表面具备杀菌能力的技术,但目前还未见到既有杀菌功能也有抗划伤功能的保护膜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适用于数码产品的能折叠弯曲的柔性屏幕保护膜。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适用于数码产品的具有杀菌抗划功能的柔性屏幕保护膜。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折叠弯曲的柔性屏幕保护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具有杀菌抗划功能的柔性屏幕保护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柔性屏幕保护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杀菌加硬层、胶粘层及离型膜,前述的杀菌加硬层布置于基材的第一表面,前述的胶粘层布置于基材的第二表面,而前述的离型膜粘连于胶粘层上,并且,前述的基材为PU(聚氨酯)膜、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膜、PO(聚烯烃)膜或PVC(聚氯乙烯树脂)膜,前述的杀菌加硬层通过真空蒸镀、真空离子镀或真空溅射镀于基材上,前述的杀菌加硬层为纯铜、铜合金或铜的氧化物。
作为优选,所述的基材厚度为25μm~250μm,全光透过率≥70%,雾度≤1.5。
作为优选,所述的杀菌加硬层厚度为10nm~3000nm,铅笔硬度≥1H。
作为优选,所述的离型膜厚度为25μm~100μm,所述的胶粘层厚度为2μm~60μm。
一种制备柔性屏幕保护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以基材为沉积膜,在基材的第一表面采用真空蒸镀、真空离子镀或真空溅射镀沉积一层杀菌加硬层;然后以此沉积好的膜的第二表面涂布压敏胶,形成胶粘层,烘箱干燥后,再将离型膜贴付于胶粘层上。
一种制备柔性屏幕保护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以基材为沉积膜,在基材的第一表面采用真空蒸镀、真空离子镀或真空溅射镀沉积一层ITO(Indium Tin Oxides)层,在ITO层表面再一次采用真空蒸镀、真空离子镀或真空溅射镀沉积一层杀菌加硬层;然后以此沉积好的膜的第二表面涂布压敏胶,形成胶粘层,烘箱干燥后,再将离型膜贴付于胶粘层上。ITO层为纳米铟锡金属氧化物,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和透明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采用纯铜、铜合金或铜的氧化物作为基材沉积层,使得保护膜表面同时具备了防划伤和杀菌的功能;另外,基材采用PU膜、TPU膜、PO膜、PVC膜等柔性薄膜,使得整个保护膜柔性度大增,即使在折叠或弯曲过程中也不产生折痕。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7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柔性屏幕保护膜包括基材2、杀菌加硬层1、胶粘层3及离型膜4,杀菌加硬1层布置于基材2的第一表面,胶粘层3布置于基材2的第二表面,离型膜4粘连于胶粘层3上,杀菌加硬层通过真空蒸镀、真空离子镀或真空溅射镀于基材上,本实施例中,基材为PU膜,厚度为25μm,全光透过率为80%,雾度0.9%。胶粘层厚度为10μm,离型膜厚度为25μm,杀菌加硬层为紫铜,厚度为20nm,铅笔硬度1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榭开发区综研化学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大榭开发区综研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61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型焦炉拦焦车导焦栅的快速更换方法
- 下一篇:用于立体印刷设备的照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