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TE室内分布系统的规划方法以及确定规划参数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96603.X | 申请日: | 201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3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梁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W16/20 | 分类号: | H04W16/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思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9 | 代理人: | 邵毓琴;赵勇 |
地址: | 10019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te 室内 分布 系统 规划 方法 以及 确定 参数 装置 | ||
1.一种用于确定长期演进LTE室内分布系统的规划参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天线点间距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室内分布系统的覆盖场景建立两通道天线点间距与覆盖场景的对应查询表;
天线覆盖半径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天线的上下行无线传输允许的最大路径损耗和传播模型计算出天线覆盖半径;
远程无线单元RRU覆盖天线点数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RRU输出功率、天线点输出功率、馈线损耗、分配损耗、插入损耗以及发射天线增益计算出RRU覆盖天线点数量;
输出模块,与所述天线点间距确定模块、天线覆盖半径确定模块以及RRU覆盖天线点数量确定模块分别连接,用于将所述两通道天线点间距与覆盖场景的对应查询表、天线覆盖半径以及RRU覆盖天线点数量向用户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点间距确定模块包括:
场景划分单元,用于将所述室内分布系统的覆盖场景划分为各种应用场景;
测试单元,用于针对每一种应用场景选取预定数目的测试环境以在选取的测试环境下测试两通道天线点间距与系统吞吐量或边缘用户吞吐量之间的关系;
间距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系统吞吐量或边缘用户吞吐量选择所选取的各个测试环境下的两通道天线点间距,并通过对所述各个测试环境下的两通道天线点间距进行算术平均得到相应的应用场景的两通道天线点间距;
表格建立单元,用于根据计算得到的两通道天线点间距和相应的应用场景建立两通道天线点间距与覆盖场景的对应查询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覆盖半径确定模块包括:
信噪比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边缘用户数据速率、分配的无线承载RB数量结合链路级仿真确定边缘用户所需要的信噪比SINR;
接收机灵敏度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SINR确定接收机灵敏度;
最大路径损耗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天线点发射功率、干扰余量、接收天线增益以及所述接收机灵敏度确定上下行允许的最大路径损耗;
覆盖半径计算单元,用于将所述最大路径损耗代入传播模型计算出天线的覆盖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RRU覆盖天线点数量确定模块按照下式计算出RRU覆盖天线点数量:
RRU输出功率-天线点输出功率-馈线损耗+发射天线增益=(分配损耗+插入损耗)*K,其中K为功率分配的级数;
并且,RRU覆盖天线点数量=2K。
5.一种用于长期演进LTE室内分布系统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室内分布系统的覆盖场景建立两通道天线点间距与覆盖场景的对应查询表;
根据天线的上下行无线传输允许的最大路径损耗和传播模型计算出天线覆盖半径;
根据远程无线单元RRU输出功率、天线点输出功率、馈线损耗、分配损耗、插入损耗以及发射天线增益计算出RRU覆盖天线点数量;
根据所述两通道天线点间距与覆盖场景的对应查询表、天线覆盖半径以及RRU覆盖天线点数量配置所述室内分布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室内分布系统的覆盖场景建立两通道天线点间距与覆盖场景的对应查询表包括:
将所述室内分布系统的覆盖场景划分为各种应用场景,
针对每一种应用场景选取预定数目的测试环境以在选取的测试环境下测试两通道天线点间距与系统吞吐量或边缘用户吞吐量之间的关系,
根据所述系统吞吐量或边缘用户吞吐量选择所选取的各个测试环境下的两通道天线点间距,并通过对所述各个测试环境下的两通道天线点间距进行算术平均得到相应的应用场景的两通道天线点间距,
根据计算得到两通道天线点间距和相应的应用场景建立两通道天线点间距与覆盖场景的对应查询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未经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660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