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光板保护膜贴附及撕除装置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96984.1 | 申请日: | 201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3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余泰成;林大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00 | 分类号: | B32B37/00;B32B38/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板 保护膜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护膜贴附及撕除装置及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导光板保护膜贴附及撕除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导光板作为一种精密光学元件,其质量要求具有严格的标准。因此,导光板在制作完成后需要在其两侧表面贴附保护膜,以防止后续的运送过程中所述导光表面受损。
现有的导光板保护膜一般以聚乙烯(Polyethylene:PE)薄膜为基材,将粘合胶与所述PE基板以双层共挤压方式生产,使得所述保护膜表面具有一定粘性。所述保护膜利用自身粘性与贴附于导光表面。
贴附有所述保护膜的导光板在进行组装前,首先需将所述保护膜自所述导光板表面撕除。然,由于所述保护膜与所述导光板之间采用粘合胶相互贴合,所述粘合胶容易因高温高湿的环境残留于所述导光板表面,造成所述导光板的污染;现有的导光板在组装前进行撕膜,一般采用手工方式进行,如此撕膜的速度较慢且容易造成导光板表面损伤。另外,所述保护膜的PE膜表面需要粘附粘合胶,因此所述保护膜的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避免上述问题的导光板保护膜贴附及撕除装置,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导光板保护膜贴附方法以及一种导光板保护膜撕除方法。
一种导光板保护膜贴附及撕除装置,用于将保护膜贴附于导光板表面或者将所述保护膜自所述导光板表面撕除。所述导光板保护膜贴附及撕除装置包括一个保护膜卷绕/放卷滚轮,一个第一侧滚轮,一个导光板传送装置,一个第一离子风扇以及一个第二离子风扇。所述保护膜卷绕/放卷滚轮用于卷绕所述保护膜或者将所述保护膜放卷。所述第一侧滚轮设置于所述保护膜与所述导光板相背离的一侧。所述导光板传送装置用于在贴附或者撕除所述保护膜时传送所述导光板。所述第一离子风扇用于在所述保护膜贴附时向所述保护膜欲与所述导光板相贴附的一侧表面吹送带电离子,使所述保护膜与所述导光板相互静电吸附。所述第二离子风扇用于在所述保护膜撕除时向所述第一侧滚轮吹送带电离子,使所述第一侧滚轮与所述保护膜相互静电吸附以将所述保护膜撕离所述导光板表面。
一种导光板保护膜贴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一个导光板;
提供一个导光板保护膜;
提供一个离子风扇;
利用所述离子风扇向所述保护膜欲与所述导光板相贴附的一侧表面吹送带电离子,使得所述保护膜表面携带静电;
将所述保护膜携带静电的一侧表面贴附于所述导光板表面,使得所述保护膜与所述导光板因静电作用相互吸附。
所述导光板保护膜贴附方法还包括步骤:
提供一个第二离子风扇;
利用所述第二离子风扇向所述保护膜背离所述导光板一侧表面吹送带电离子,使得保护膜背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表面携带静电。
其中,所述第二离子风扇所吹送的带电离子为负电离子。
一种导光板保护膜撕除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一个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上以上述导光板保护膜贴附方法方法贴附有保护膜;
提供一个离子风扇;
提供一个滚轮,所述滚轮设置于所述保护膜背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
利用所述离子风扇向所述滚轮吹送带正电离子,使得所述滚轮表面携带静电;
利用所述滚轮以静电吸附方式吸附所述保护膜,以抵消所述保护膜与所述导光板之间的静电吸附力,使得所述保护膜脱离所述导光板表面。
相较现有技术,所述导光板保护膜贴附及撕除装置及方法利用静电吸附进行保护膜的贴附以及撕除,由于贴附过程不使用粘合胶,因此可以避免撕除时粘合胶的残留并降低保护膜的成本;导光板保护膜贴附及撕除装置可以自动进行,因此可以提高保护膜贴附以及撕除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导光板保护膜贴附及撕除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导光板保护膜贴附及撕除装置进行保护膜贴附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导光板保护膜贴附及撕除装置进行保护膜撕除的示意图。
图4及图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导光板保护膜贴附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导光板保护膜撕除方法的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69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玄归滴丸在制备抗炎药的用途
- 下一篇:一种香菇多糖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