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本体的计算机拆卸回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97011.X | 申请日: | 201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6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易建军;程应;阎海旭;李涛;马竹茂;李瑞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深圳宝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本体 计算机 拆卸 回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电产品拆卸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基于本体的计算机拆卸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家用电器生产和消费大国之一,由于使用年限的缘故,如今正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废旧机电产品需要处理的压力。据专家估算,在我国每年要处理的废旧机电产品中,仅报废的电脑数量就将达到2000余万台,而且随着产品更新换代频率的加快,计算机的报废数量还会激增。如何处理各种废弃的计算机已成为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共同问题。目前,对废弃的计算机采用合理的回收策略是解决这一问题唯一有效的方法。许多企业已开始意识到此的重要性,如联想产品上使用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WEEE)标识才能在挪威和欧盟国家(EU)销售使用。这些措施对提升我国计算机回收效率,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方针策略等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总体来说,我国在计算机回收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规范的废弃计算机回收体系,需要加快研究符合我国国情的回收制度,建立规范的回收体系,开发一种新的回收理念与方法,确保废弃计算机产品流向能以环境无害化方式处理,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在计算机回收方面的综合实力。
随着计算机复杂程度的增加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产品的回收服务等活动已向网络化异地协同方式进行转变,产品拆卸相关的信息也种类繁多,各项活动均应该能相互理解,相互操作,相互共享。同时,作为面向回收策略的重要内容之一,计算机对产品拆卸的处理涉及到对产品的拓扑结构及其零件间的相关连接关系的建模,并采用相关的算法,以期得到目标拆卸方案。产品结构、产品信息及产品组件的连接件间存在着许多语义关系,合理地对这些语义知识进行建模,可有效地提高计算机的处理速度及决策的准确性,减少计算量。本体论作为描述概念及概念之间相关关系的语义基础,可便于计算机表达产品拆卸及拆卸活动,为面向回收的策略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国内外学者围绕计算机拆卸回收方面开展了许多研究,但能够真正应用于实际产品的开发的工具并不多见。现行的回收策略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与知识的共享,缺乏必要的语义化表达与智能化处理、且回收方法没有统一的流程和准则,缺乏有效的决策支持系统将各种评价工具协调整合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因此,现有技术中对于废弃计算机回收没有一个统一完整的体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本体的计算机拆卸回收方法。创新性地提出一种计算机回收方法,该方法利用本体技术,建立面向计算机回收的可共同理解、相互操作的产品信息模型,并将其有效地集成到产品拆卸与回收过程中去,同时与决策系统相结合从而实现对整个计算机的回收过程。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基于本体的计算机拆卸回收方法,其特征是,包括拆卸回收的预判模型、基于案例推理的拆卸回收模型、本体语义处理模块、辅助决策模块和综合决策模块,
所述拆卸回收预判模型用来确定回收来的计算机是否具备翻新重用的可能,如是,则进入翻新再出售工序流程;如否,则正式进入回收拆卸进程;
所述基于案例推理的拆卸回收模型,利用查询历史回收方法或案例,通过对比当前具体实情,进行相似度计算,确定历史案例中与待拆卸产品相似度最大的案例作为产品的目标拆卸方案输出;如果相似度计算令设计者不满意,可经后续流程继续处理,得出方案后,将此案例更新至案例库;
所述本体语义处理模块包括:计算机信息获取模块、计算机拆卸回收的本体模型、本体实例生成模块、基于本体的智能推断决策模块;
所述辅助决策模块,包括回收技术性评估模块、回收经济性评估模块、环境评估模块;
回收的计算机通过所述拆卸回收的预判模型、所述基于案例推理的拆卸回收模型、所述本体语义处理模块、所述辅助决策模块和所述综合决策模块,形成最终拆卸回收方法与方案。
进一步,所述计算机信息获取模块是指通过RFID技术,快速便捷地把回收计算机的所有信息传输到上层信息综合处理平台,以便后续本体模型处理;
所述计算机拆卸回收本体模型,是在计算机领域运用本体技术建立起面向计算机的元件构造,组成,安装以及其各部分连接、可选回收方案等的综合模型;
所述本体实例生产模块,主要利用本体映射技术以及对分散异构的计算机信息与数据的集成,通过本体模型,生成本体实例,从而便于后续其余模块的处理;
所述基于本体的智能推断决策模块,主要包括基于本体的解析技术、查询技术、推理技术,通过上述技术,能够实现对本体实例的智能化语义化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深圳宝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东理工大学;深圳宝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70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缨帽变换的遥感影像处理方法
- 下一篇:交通流地图的处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