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流能量转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97138.1 | 申请日: | 201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8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郑广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广生 |
主分类号: | F03B3/00 | 分类号: | F03B3/00;F03B3/12;F03B3/18;F03B1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刘广生 |
地址: | 52403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流 能量 转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水能的装置,具体是指一种水流能量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在水力开发技术领域还比较落后,通常用水能来发电。现有的水力发电装置,无论是大型水电站还是小型水电站,都是在河流中截流构筑大坝,以使水位形成较大落差来驱动水轮机发电,其缺点是结构复杂,投资大,且在落差较小、低水速的水域无法应用,特别是偏远落后地区丰富的水能资源白白浪费。因此,提供一种能充分利用自然水流能量,可满足在各种自然条件的江面、河道、海域使用的水流能量转换装置成为了业界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高效利用自然水流能量,可满足在各种自然条件的江面、河道、海域使用的水流能量转换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水流能量转换装置,包括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上分别对应设有轴孔,两个轴孔中设有一根水轮轴,水轮轴的上部径向设有至少三根叶片杆,叶片杆的一侧铰接有叶片,水轮轴的下部设有与叶片杆相对应的可挡住叶片下端的叶片挡杆,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之间在水轮轴的一侧立设有径向的阻水板,阻水板的上端与上固定架之间留有当水轮轴转动时可供叶片杆通过的上间隔,阻水板的下端与下固定架之间留有当水轮轴转动时可供叶片挡杆通过的下间隔,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之间设有可使叶片下端向上翻起成水平以通过上间隔的导条。
所述的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之间设有导水板,导水板设置在阻水板的相对侧的后部,导水板为与叶片转动外圆相适应的圆弧形。
所述的导条上设有叶片导轮。
所述的叶片通过叶片合页与叶片挡杆连接。
所述的水轮轴和轴孔之间设有轴承。
所述的上固定架上面设有浮体。
所述的水轮轴的上部径向设有四根叶片杆,四根叶片杆均布在水轮轴的外周。
所述的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之间设有水流调节门,水流调节门设置在阻水板的前方。
所述的水流调节门为可活动的闸门式。
将本发明投放在水中通过链锚方式固定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水流通过本装置时在阻水板的阻隔与水流调节门调节下,水流只能顺着另一侧 流动,在水流推动下,叶片压住水轮轴的叶片挡杆,驱动水轮轴转动。当叶片运行至导条时,导条使叶片下端向上翻起成水平以通过上间隔,叶片通过上间隔后受水流推压又能迅速落下压住水轮轴的叶片挡杆,以此快速循环旋转从而达到水能转换的目的。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本发明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管理操作安全,能充分利用自然水流能量,达到高效利用水流发电的目的,为提高水能利用开辟出全新的技术。
附图说明
图1是水流能量转换装置的上固定架、下固定架、阻水板、导水板、导条的立体图。
图2是水流能量转换装置的水轮轴、叶片挡杆、叶片挡杆立体图。
图3是水流能量转换装置的立体图一。
图4是水流能量转换装置的立体图二。
图5是水流能量转换装置的使用状态的俯视图。
图中包括:上固定架1、下固定架2、轴孔3、水轮轴4、叶片杆5、叶片6,、叶片挡杆7、阻水板8、上间隔9、下间隔10、导条11、导水板12、叶片合页13、轴承14、水流调节门15、外侧立柱16、固定杆17、叶片导轮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广生,未经郑广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71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往复运动机构的微量供油装置
- 下一篇:软管用快速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