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缠绕定位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97499.6 | 申请日: | 201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3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何苍贵;洪身俭;郎伟刚;金龙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牡丹江电力工业学校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7011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爱民区兴***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缠绕 定位 固定 装置 | ||
一、所属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配电线路安装与检修的变压器台导线终端回头定位及绑线缠绕技术领域,特别是用于变压器台导线终端回头定位及绑线缠绕的一种缠绕定位固定装置。
二、背景技术:
目前,电力系统中压10KV配电变压器台架制作安装过程中,农网改造和在运行的线路中,在变压器台上、下丁字横担间的母线以及偏横担(或A、B横担)水平母线的回头制作与检修中,导线的回头与针式绝缘子弯曲固定中的的“Ω”弯和绑线缠绕制作等,大都涉及手工制作,劳动强度大,而且徒手的方式制作,工艺差,母线之间及绑线会出现松弛和金钩、死弯等现象,同时,高处作业难度大,不安全。因此,目前面对手工制作,劳动强度大,如何提高工艺标准,减少高处作业难度,特别是加强母线之间的间距和稳定性,增强导线的稳定度和供电的可靠性是电力系统中压配电线路施工中,特别是变压器台安装,农网改造等施工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开发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携带灵活方便,从根本上解决变压器台导线终端回头定位及绑线缠绕手工制作,劳动强度大,导线终端回头与绝缘子连接不可靠等问题,可增强母线之间的间距和稳定性,提高导线的稳定度和供电的可靠性的一种缠绕定位固定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缠绕定位固定装置,其特征是:具有一个底座5和底座5上设置的支架3,在支架3的顶部和中间分别设有导线终端回头定位机构和绑线缠绕机构,如图1、2、3所示,本技术中的底座5可以选择圆盘形的底座5,支架3可以是各种几何形状,例如圆形,方形,长方形,以及其它几何形状,本技术设计为长方形,图1、2所示。
所说的导线终端回头定位机构由设置在支架顶部的水平台面7,水平台面7上设置的圆管1,水平台面7和圆管1间设置的可以放入绝缘子的圆槽2,以及水平台面7上前面并例设置的两个螺栓8组成,其中,圆槽2的大小与绝缘子相匹配,如图1、2、3所示,本技术中的导线终端回头定位机构主要是解决电力系统中压10KV配电变压器台架制作安装过程中,农网改造和在运行的线路中,在变压器台上、下丁字横担间的母线以及偏横担(或A、B横担)水平母线的回头制作与检修中,导线的回头与针式绝缘子弯曲固定中的的“Ω”弯的问题,其中,本技术中的水平台面7上有一条矩形通孔,在通孔上安装两根异径的螺栓8,所述异径的螺栓8可调节宽度,并能将两根导线放入其中;圆槽2直径与绝缘子相匹配,圆槽2供放入绝缘线用;圆槽2上部的圆管1(空心)供弯曲定型的导线与放入的绝缘子固定绑扎用。这样在水平台面7和圆管1间设置的圆槽2上恰好可以方便地放入绝缘子,然后进行煨制导线的“Ω”弯,煨制好的导线的“Ω”弯放入绝缘子上再用缠绕好的绑线进行缠绕固定即可。
所说的绑线缠绕机构由设置在支架3中间的横轴9和手柄4,以及设置在横轴8一外端部的绑线缠绕圆筒6组成,其中,绑线缠绕圆筒6的端部设有卡放绑线端头的横槽10,如图1、2、3所示,本技术中的的绑线缠绕机构主要是解决绑线缠绕问题,将原来用人工煨制绑线改为用手工设备或机器缠绕,这里绑线缠绕圆筒6是手动手柄4进行缠绕的卷筒,这样机器缠绕的绑线质量高,缠绕与弯曲绑扎流畅,绑线无金钩和死弯,省时省力,然后把缠绕好的绑线再放在绝缘子上进行最后的人工缠绕固定。
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1、将架空绝缘导线放入本技术的缠绕定位固定装置上部的导线终端回头定位机构的圆槽2内;2、将导线两端置于异径螺栓8的空隙内;3、将导线向两边弯曲;4、在圆管1的顶部放入绝缘子;5、将弯曲好的导线移动到绝缘子的脖颈内;6、用绑线按要求缠绕固定导线;7、整理定型后完成;8、将单股导线(或镀锌铁线)放入绑线缠绕圆筒6的横槽10内;9、手摇手柄4;10、另一手扶持绑线缠绕圆筒6进行缠绕;11、完成后横向移出;12、整理后完成。本技术的使用范围包括变压器台制作与检修过程中,用针式绝缘子进行导线终端母线绑扎,回头定位架。适用于针式绝缘子P10T-P15T,导线截面JKLYJ 25-95,绑线缠绕直径∮2.0-∮4.0。
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便,便于携带,绑线质量高,缠绕与弯曲绑扎流畅,绑线无金钩和死弯,省时省力,导线终端回头与绝缘子连接可靠,增强母线之间的间距和稳定性,提高导线的稳定度和供电的可靠性等特点。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牡丹江电力工业学校,未经牡丹江电力工业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74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青莲色活性染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苯烷基-咪唑-二膦酸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