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同轴腔体滤波器的容性交叉耦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97742.4 | 申请日: | 201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1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董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镭思通讯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202 | 分类号: | H01P1/202;H01P1/207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20033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同轴 滤波器 性交 耦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耦合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同轴腔体滤波器的容性交叉耦合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讯系统的迅速发展,同时对系统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了防止所需频段内有其它信号的干扰,提高频段的利用率。系统运营商对滤波器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在传统的同轴腔体滤波器中,容性交叉耦合的实现形式是以在两个同轴腔体谐振器之间的隔离壁上固定设置容性耦合装置。传统的容性耦合装置由一个绝缘支撑件、两个金属支架和一根铜丝组成。由于铜丝需要与金属片锡焊固定所以金属片需要表面镀银。这种容性耦合的制造较为复杂,并且需要较高的人工成本,在腔体内的装配稳定性稍差,如果调试中发现尺寸不合适,需要打开盖板修整铜丝尺寸,操作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调试方便、安装简单、工艺稳定的同轴腔体谐振器的容性交叉耦合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同轴腔体滤波器的容性交叉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铜丝嵌件、绝缘支撑件、金属支架,该金属支架径向左右开有与绝缘支撑件匹配的对孔,所述的铜丝嵌件与绝缘支撑件通过压铸连接后穿入金属支架的对孔中并与金属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的金属支架上部设有的螺柱。
所述的螺柱顶部设有一字槽。
所述的铜丝嵌件呈U形。
所述的绝缘支撑件轴向开有与铜丝嵌件匹配的对孔,所述的铜丝嵌件穿入绝缘支撑件的对孔内。
所述的铜丝嵌件中部设有用于固定的两个凸块。
所述的金属支架径向前后设有铆钉孔,通过铆钉穿入铆钉孔与绝缘支撑架铆接。
所述的金属支架底部设有用于定位的柱体。
所述的绝缘支撑架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调试方便,调试过程中不需要打开盖板或通过辅助孔改变铜丝形状,只需用螺丝刀在盖板外旋动,就可以方便的改变交叉耦合的大小,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产品一致性及稳定性。
2.通过腔体上的定位孔及交叉耦合上的圆柱体定位,再用螺母固定在盖板上,步骤简单,安装方便牢固,非常适合大批量生产。
3.可采用开模制作,不需要工人装配,从而使装配一致,工艺稳定,极大提高了交叉耦合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在滤波器腔体的装配图;
图3为本发明在滤波器盖板上的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同轴腔体滤波器的容性交叉耦合装置,金属支架3径向左右开有与绝缘支撑件2匹配的第一对孔34,绝缘支撑件2轴向开有与铜丝嵌件1匹配的第二对孔21。铜丝嵌件1穿入第二对孔21,其上设有凸块11、12,绝缘支撑件2与铜丝嵌件1通过压铸连接,使铜丝嵌件1受力后不会在绝缘支撑架2中松动及产生位移。绝缘支撑件2与铜丝嵌件1连接后穿入金属支架3的第一对孔34中,第一对孔34的两侧开有铆钉孔33,金属支架3通过铆钉孔33与绝缘支撑架2铆接,从而使绝缘支撑架2不会因受力而产生松动或者位移。金属支架3上部为螺柱31,该螺柱31的顶端开有一个一字槽311,用于滤波器指标调试时的微调。金属支架3下部设有一个突出的柱体32,用于固定位置。铜丝嵌件1弯折成U形,其材料采用聚四氟乙烯。
如图2、3所示,容性交叉耦合装置放入两个腔体的隔离壁4上的安装槽内,盖上盖板5,金属支架3上的螺柱31穿出盖板5,通过螺母6固定于盖板5上,一字槽311露出在盖板5外,调试时可直接用螺丝刀旋动即可改变耦合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镭思通讯设备(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凯镭思通讯设备(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77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