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来确定变速器的元件的操作状态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98087.4 | 申请日: | 2011-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60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金永哲;丁相炫;李将美;宋相录;金连镐;李载信;李学成;孔承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59/46 | 分类号: | F16H59/46;F16H3/72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来 确定 变速器 元件 操作 状态 方法 | ||
1.一种用来确定变速器的元件的操作状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构成所述元件的两个构件的转动速度;
确定所述构件的转动速度是否相同;并且
当所述构件的转动速度相同的时候,确定所述元件直接连接,并 且当所述构件的转动速度不同的时候,确定所述元件分离或者滑移,
其中,应用所述方法的变速器包括:
第一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内 齿圈和第一行星架;
第二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内 齿圈和第二行星架,其中该第二太阳轮直接连接至所述第一太阳轮;
第一制动器,所述第一制动器限制所述第一内齿圈的转动;
第二制动器,所述第二制动器限制所述第二内齿圈的转动;
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一离合器连接/分离所述第一行星架和所述第 一内齿圈;以及
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二离合器连接/分离所述第一行星架和所述第 二内齿圈,
其中所述第一行星架直接连接至发动机,所述第一内齿圈直接连 接至第一电动发电机,所述第二太阳轮直接连接至第二电动发电机, 并且所述第二行星架直接连接至输出构件;并且其中
当变速器处在由所述第二制动器的操作所执行的输入分流模式中 的时候,在获取构成所述元件的两个构件的转动速度的期间确定了所 述第二内齿圈的转动速度,并且在确定所述构件的转动速度是否相同 的期间确定了所获取的第二内齿圈的转动速度是否为0,并且
确定操作在所述第二内齿圈的转动速度为0的时候确定所述第二 制动器被操作,该第二制动器是所述元件的其中之一,并且确定操作 在所述第二内齿圈的转动速度不为0的时候确定所述第二制动器滑移 或者被释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来确定变速器的元件的操作状态的方法, 其中在转动速度的获取期间,通过使用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的转动速 度和所述输出构件的转动速度来确定所述第二内齿圈的转动速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来确定变速器的元件的操作状态的方法, 其中所述第二内齿圈的转动速度ωR2是通过以下公式确定的:
其中,ωR2是所述第二内齿圈的转动速度,ZS2是所述第二太阳轮 的齿数,ZR2是所述第二内齿圈的齿数,ωout是所述输出构件的转动速 度,ωMG2是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的转动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808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下电缆
- 下一篇:一种铜芯聚乙烯绝缘控制软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