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释放负离子功能的ABS工程塑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98088.9 | 申请日: | 201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5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薛申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申生 |
主分类号: | C08L55/02 | 分类号: | C08L55/02;C08K13/02;C08K3/34;C08K5/098;B29C47/9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释放 负离子 功能 abs 工程塑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ABS工程塑料,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释放负离子功能的ABS工程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二、背景技术
ABS树脂作为五大合成树脂之一,其抗冲击性、耐热性、耐低温性、耐化学药品性及电气性能优良,而且具备易加工、制品尺寸稳定、表面光泽性好等特点,容易涂装、着色,广泛应用于汽车、家装、纺织和建筑等工业领域,是一种用途极广的热塑性工程塑料。但是由于ABS表面有一定的挥发性,还会产生一定的难闻气味,对空气特别是对室内空气质量不利,对用户的健康及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损害。早在百年前,科学家就已经肯定了空气中负离子的生物学意义。近年来,国内外对于空气负离子的研究越来越关注,其能一定程度上吸收异味,净化空气,而且对人类的健康也产生了积极作用。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释放负离子功能的ABS工程塑料,它不但可以保持ABS工程塑料原有的特性,而且降低了通用塑料的气味,释放出的负离子对人体、环境均有益。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具有释放负离子功能的ABS工程塑料,其特征在于,它主要含有下列组分及含量(重量百分含量):ABS树脂60~90%、改性剂5~30%、抗氧剂0.1~0.5%、润滑剂0.1~0.5%、负离子粉10~20%、铝硅酸钠0.15~0.5%、蓖麻油锌盐0.15~1.0%。
所述的ABS为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的三元共聚物;
所述的改性剂为N-苯基马来酰亚胺、十溴二苯乙烷或聚乙二醇体系聚酰胺中的一种。
所述的抗氧剂是将重量比为1∶1-1∶3的受阻酚类抗氧剂和亚磷酸酯类抗氧剂在常温常压下混合而成;
所述的负离子粉为树脂负离子粉。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释放负离子功能的ABS工程塑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先将熔体流动塑料为2~10g/10min的一定重量百分比的ABS树脂投入到烘箱内,烘箱温度为80~120℃,保持恒温3~6小时候,将其投入混料机内,再加入一定重量百分比的改性剂、抗氧剂和润滑剂,进行混合3~10min,接着加入一定重要百分比的负离子粉、铝硅酸钠和蓖麻油锌盐,混合8~20分钟后下料、送入挤出机,挤出温度140~220℃,主机转速400~800r/min,牵引线速度1~2.5m/min,挤出成型,即可。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实施简单,成本较低,释放的负离子对环境及人体健康有利,符合人类绿色环保、高品质生活需求。
(2)本发明中添加的铝硅酸钠和蓖麻油锌盐是高浓缩的吸附剂,在ABS中能分散得比较均匀,吸附挥发物形成稳定的化合物保留在树脂中,从而能很好的降低ABS树脂的气味。
四、具体实施案例
实施案例1:称取按重量百分比计,先将熔体流动塑料为2~10g/10min的75份的ABS树脂投入到烘箱内,烘箱温度为80~120℃,保持恒温3~6小时候,将其投入混料机内,再加入5份的改性剂、0.3份的抗氧剂和0.2份润滑剂,进行混合3~10min,接着加入15份的负离子粉、0.2份铝硅酸钠和0.15份蓖麻油锌盐,混合8~20分钟后下料、送入挤出机,挤出温度140~220℃,主机转速400~800r/min,牵引线速度1~2.5m/min,挤出成型,即可。
实施案例2:称取按重量百分比计,先将熔体流动塑料为2~10g/10min的85份的ABS树脂投入到烘箱内,烘箱温度为80~120℃,保持恒温3~6小时候,将其投入混料机内,再加入15份的改性剂、0.4份的抗氧剂和0.3份润滑剂,进行混合3~10min,接着加入18份的负离子粉、0.4份铝硅酸钠和0.8份蓖麻油锌盐,混合8~20分钟后下料、送入挤出机,挤出温度140~220℃,主机转速400~800r/min,牵引线速度1~2.5m/min,挤出成型,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申生,未经薛申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80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