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抗生素高活菌畜禽用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98273.8 | 申请日: | 201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6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张维汉;邓一军;钟学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德清博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1/00 | 分类号: | A23K1/00;A23K1/16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从友 |
地址: | 3132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生素 高活菌 畜禽 发酵饲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饲料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产高品质畜禽肉的畜禽用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传统的养殖模式,大量使用抗生素来控制疾病传播,导致禽畜产品的药物残留超标,甚至耐药,从而影响禽畜产品的质量。 由于抗生素的诸多副作用,特别是近年来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世界各国都在纷纷禁用或限制抗生素的使用,并加速开发和推广新型、安全、高效的绿色饲料添加剂。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利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在消除饲料原料组分抗原的过程中,微生物代谢还会产生大量的活性植物多肽、乳酸、多种消化酶等物质,这些物质已经在饲料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201010129568.5,申请日:2010-03-23)公开了畜牧技术领域的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取如下原料:黄玉米、小麦粉、菜籽粕和豆粕;步骤二,将步骤一所取原料粉碎,之后混合,得混合原料,向混合原料中加入水和复合益生菌,拌匀,密封,发酵,得成品饲料。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200810152411.7 申请日:2008-10-21)公开了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猪益生菌发酵饲料的方法,由下述步骤组成:(1)培养好氧真菌作为生产菌种;(2)产乳酸芽孢杆菌的培养;(3)固态培养:①将豆粕、棉粕、醋糟与麦麸或/和米糠充分混合,加水,制成混合物;②接入步骤(1)和步骤(2)制得的生产菌种;③进行堆积或装袋堆码培养,制得猪无抗发酵饲料。
但是传统的微生物发酵饲料存在着菌种单一、工艺简单、发酵不深、抗原去除不彻底、饲料有效成分含量不高和有益活菌不多等弊端,不能真正替代抗生素,在促生长和防治疾病方面效果不明显。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抗生素高活菌畜禽用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发酵饲料具有混合物营养全面,且是发酵出来的,具有生物活性,不会残留,也不会产生耐药性。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无抗生素高活菌畜禽用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1)将饲料基料以及菌种培养基粉碎至10-100目,以饲料基料总重量为100%计,玉米为65%-70%、豆粕为15%--20%、棉籽粕为5%-10%、麸皮2%-10%、预混料1%-4%;按饲料基料总重量的10%~40%接种总菌数大于108cfu/g的混合菌液,混合均匀,所述的混合菌液由好氧菌和兼性厌氧菌构成;
2)将混合后的物料装入带有单向出气阀装置的包装袋密封包装,静止固态发酵5天以上制得所述的无抗生素高活菌畜禽用发酵饲料。
作为优选,按重量比好氧菌:兼性厌氧菌为40%-50%:50%-60%。
作为优选,上述的好氧菌选用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
作为优选,上述的兼性厌氧菌选用乳酸杆菌和乳酸链球菌中的一种或两种。
作为优选,上述的包装袋选用PE复合包装袋,所述的单向出气阀装置粘结设置在PE复合包装袋的内侧。作为再优选,上述的PE复合包装袋所用薄膜选用3层~5层复合膜。
作为优选,上述的单向出气阀装置包括阀座和阀盖,阀座的底部设有环形粘结部,环形粘结部与包装袋的内侧相粘合;在环形粘结部的中间设有第一凹口,第一凹口内设有圆台形凸台,所述的阀盖扣设在圆台形凸台上,所述的阀盖和圆台形凸台之间形成有内部腔体,内部腔体内设有硅胶片;并在所述的阀盖上设有出气孔用于连接外部和内部腔体,圆台形凸台的中部设有进气孔用于连接内部腔体和包装袋内部,所述的圆台形凸台的下方设有第二凹口,第二凹口内设有纤维素滤菌片,纤维素滤菌片覆盖在进气孔内侧。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上述的阀盖的内侧壁设有多个凸台,凸台与硅胶片相抵。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上述的阀盖周向内侧壁设有环形斜槽,环形斜槽与圆台形凸台相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德清博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德清博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82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利远程通信系统
- 下一篇:水冷式刮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