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远红外电热元件的制作工艺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98287.X | 申请日: | 201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3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中;张召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伟中;张召波 |
主分类号: | H05B3/00 | 分类号: | H05B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2300 江苏省连云港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电热 元件 制作 工艺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热元件,尤其是一种远红外电热元件的制作工艺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电热元件的电热丝必须依附于支撑体上才能形成电热元件,因此传统的碳素和碳纤维加热体采用有支撑内心的制作方法,这种方法虽然形成了电热元件,达到了应该具备的功能,但是这种制作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
一、加热元件本身一般采用氢气进行保护处理;既浪费了燃料能源同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并且传统的定性处理方式不能同时进行大批量的生产作业,影响产品的品质一致性,给生产企业和使用企业带来无可预知的损失。
二、现有的远红外灯丝大部分采用金属丝作为发热体,因为金属丝在高温条件下具有很强的氧化现象,即使在完全保护的环境下使用也难免会不断的接触到空气,给使用寿命带来限制。市场上的现有加热体本身都不能解决高功率远红外发热体带来的各种弊端乃至存在安全隐患。
三、加热元件无法弯曲成任意形状,只能做成直管或者固定的简易形状,不能按照实际生活工作当中的要求任意制作合适的加热体形状,同时由于受支撑体的技术标准限制,不能制作大功率密度的加热元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但可以制作成任意形状,而且能够制成大功率密度的远红外电热元件的制作工艺及其制作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远红外电热元件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A、将制作特定形状的电热元件进行表面上浆定型;
B、在一定的惰性气体保护下或是真空环境下对上述上浆定型的电热元件进行高温保温定型处理,使其稳定与某一要求的形状;
C、将上述步骤B中的电热元件在高于其额定电压的电压下和保护环境下进行短时间高压稳定。
一种上述工艺的远红外电热元件的制作方法,当成品采用支撑内心时,包括以下步骤:
A、按照功率电压设计相应的编织配比,将碳纤维线编织成设计的形状;编织管不需要编织成线;
B、将碳纤维线均匀的缠绕或编织到支撑内心上;
C、将上述步骤B中的产品放入处理炉内进行高温保温处理;保温过后自然冷却或通过惰性气体强制冷却;
D、上述步骤冷却后的且功率密度不高于9W/CM2的电热元件高温保温过后既可作为加热灯芯使用;功率密度高于9W/CM2的电热元件要进行氮气保护进行高与额定电压至少1.5倍的电压进行高压稳定,高压稳定时间不低于15秒,最长时间以不伤害电热元件为准。
一种上述工艺的远红外电热元件的制作方法,当成品不采用支撑内心时,包括以下步骤:
A、按照规定的功率电压设计相应的编织配比,将碳纤维线编织成设计的形状;编织管不需要编织成线;
B、将碳纤维线均匀的缠绕或编织到支撑内心上,将缠绕好的加热元件进行喷涂或浸泡定型剂,表面上浆;
C、将上述步骤B中的支撑内心在自然温度下晾干或以不高于250℃的温度进行烘干;
D、将上述步骤C中晾干或烘干的产品放入处理炉内进行高温保温处理;保温过后自然冷却或通过惰性气体强制冷却,冷却过后取出支撑内心;
E、上述步骤冷却后的电热元件要进行氮气保护进行高与额定电压至少1.5倍的电压进行高压稳定,高压稳定时间不低于15秒。
采用上述的制作工艺和制作方法后,可以对大批量的产品进行同时同等的定型处理。不用任何的燃料资源,在真空或者惰性气体的保护下进行同等条件下的定型,安全可靠的同时,可以带来高品质的合格率,对降低成本,参与市场的充分竞争起到一定的作用。
本发明采用的高压稳定,使本发明的碳素和碳纤维加热体没有完全碳化的部分达到充分的碳化;再回到额定电压下使用时功率达到千分之二的稳定率直至额定寿命终结为止不会出现漂移。
同时由于所有的定型剂只起到初步的定型,而经过本方法的高温保温处理后不会出现任何的残留物质,达到真正的环保绿色,本发明的这种制作工艺及其制作方法方法可以使用任意的树脂材料作为定型使用,定型剂选择范围宽并且方法简单可以采用喷涂、浸泡或涂刷的方式,任何有基本操作能力的人都可以直接上手操作,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人员培训要求,对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剩余劳动力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由于采用上述的制作工艺和制作方法去除加热元件本身的内在支撑体,只有加热元件本身存在,消除了现有产品由于支撑体存在的限制范围,解决了实际使用当中不能改变加热管本身形状的弊端,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要求,按照使用环境进行形状的任意改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伟中;张召波,未经李伟中;张召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82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顶连接梁成型模具及成型方法
- 下一篇:一种组合三相异步电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