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准确的深度域层速度更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98587.8 | 申请日: | 201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9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磊;王成祥;雷娜;刘玉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G01V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刘天语;周慧麟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准确 深度 速度 更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射波地震数据处理技术,具体的说是一种准确的深度域层速度更新方法。
背景技术
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是现阶段生产中非常重要的地震资料处理技术之一,它能提供深度域中我们能看到的最为准确的地震构造成像资料,因其能直接和井数据建立联系所以在发现规模油田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项技术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前提是需要建立可靠的深度域层速度场(描述地下介质速度的数据体),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场的建立需要借助偏移(这里的偏移指的是叠前深度偏移,下同)速度分析来完成,因此,偏移速度分析方法的精度和有效性也成为影响偏移结果的重要因素。高精度的偏移速度来源于对初始偏移速度的剩余速度分析,所谓的剩余速度分析是指在已有速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速度精度的速度分析方法。
目前,国内叠前深度偏移层速度分析主要依据层速度扫描的方法实现,该方法因交互操作难以实现、层位定位不准、计算量大、速度更新周期过长等缺点已经被工业界淘汰。国外的深度偏移速度建模软件(例如GeoDepth软件)中已经出现了利用垂直剩余速度谱分析的方式更新层速度,而该项技术在国内还没有出现。
本发明基于中等倾角假设计算剩余速度谱,然后依据剩余速度值更新深度域层速度值。该方法具有计算效率高、更新效果好、实现简单的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陆相沉积盆地构造成像的深度域层速度更新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具体步骤实现:
1)将野外地震采集数据经过常规的数据预处理后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得到共反射点道集数据;
2)将共反射点道集数据依次进行切除、能量均衡、道插值和带通滤波处理;
步骤2)中的切除是对浅层拉伸严重的道集和能量异常道进行切除,能量均衡是对浅层与深层、近偏移距与远偏移距道集进行均衡,道插值和带通滤波是带通滤波器的滤波门与共反射点道集的优势频带保持一致。
3)将深度域层速度场利用DIX(C.Hewitt Dix提出的计算公式)公式转化成均方根速度场;
其中,Vint,i为第i层的层速度,n为层数,i为层变量,变化范围从1到n;ti为第i层的垂直双程时间,VR,n为第n层的均方根速度。
4)取均方根速度场每一固定深度间隔共深度点位置的速度值;
5)对每一个共深度点位置的均方根速度场和共反射点道集(CRP)应用以下公式计算偏移剩余速度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85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R)-兰索拉唑异丙胺盐及其晶型和制备方法
- 下一篇:双极型二次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