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式输送机整体托辊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98881.9 | 申请日: | 201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8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长安;周清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长安;周清波 |
主分类号: | B65G39/04 | 分类号: | B65G39/04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 整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式输送机领域,特别是一种带式输送机整体托辊。
背景技术
现有的带式输送机托辊多采用三个托辊一组的设计,每组托辊成“u”形布置,中间的托辊水平,而两端的托辊向内倾斜,每个托辊都设置有单独的轴承座和轴承,存在的问题是,由于运行中物料不规则地分布在输送带上,所以三个托辊与输送带之间的接触面积和承受重量不等,三个托辊同步运转存在差异,从而磨损不一致,更换时必须整体更换,从而避免输送带不平整而跑偏,且由于有多达六个轴承座,拆卸安装和调试非常麻烦。也有一种悬挂式的铰链托辊,三个托辊的轴辊之间采用铰链连接的设计,但是这种设计的托辊同样也存在装卸麻烦的问题,且这种设计的托辊仅在两端悬挂连接,中间是铰链,承重能力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式输送机整体托辊,可以确保托辊和输送带同步运转,且维修更换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式输送机整体托辊,多段空心辊筒与轴辊同轴连接,所述的多段空心辊筒为两端高中间低的形状。
所述的多段空心辊筒由两侧的侧挡盘、两侧的锥形段和套管依次组成。
所述的侧挡盘位于锥形段直径较大端的端面内。
侧挡盘通过键槽与安装在轴辊上的平键配合。
所述的多段空心辊筒中的侧挡盘与锥形段之间,锥形段与套管之间通过齿啮合或阶台嵌套连接。
所述的锥形段由至少两段可分拆的部分组成。
所述的锥形段由第一锥形段和第二锥形段组成,第一锥形段和第二锥形段之间通过齿啮合或阶台嵌套连接。
所述的第一锥形段和第二锥形段其横截面成“U”形,在“U”形的底部设有与轴辊成间隙配合的孔。
所述的轴辊上还设有硬质橡胶层。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带式输送机整体托辊,通过采用整体式的托辊,可以确保托辊和输送带同步运转,且轴辊为一整体与悬挂式的铰链托辊相比也确保了承重,仅需两端的轴承座支撑,与现有的三个一组的托辊相比便于拆卸、安装和更换。
空心辊筒采用多段的结构,从而在该段磨损后可以方便的更换该磨损段,例如本例中的第一锥形段,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整体使用成本。
由多段空心辊筒中的侧挡盘与锥形段之间,锥形段与套管之间通过齿啮合或阶台嵌套连接。其中采用齿啮合连接的方式可以确保各段之间的连接传动可靠。而采用阶台嵌套连接则各段之间可以有不同的旋转速度,从而可以减少因为空心辊筒外表面旋转线速度的不同而造成的摩擦。且本发明采用低摩擦的尼龙材质,产品重量轻且强度高,不生锈同时耐酸碱,摩擦系数小。
本发明的产品精度高,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安装、拆卸、维修和更换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轴辊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套管的侧视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第一锥形段的主视图。
图6为为图5的B向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中侧挡盘的主视图。
图8为本发明中侧挡盘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中一种带式输送机整体托辊,多段空心辊筒与轴辊4同轴连接,所述的多段空心辊筒为两端高中间低的形状。该结构可以确保托辊和输送带同步运转,且轴辊为一整体与悬挂式的铰链托辊相比也确保了承重,仅需两端的轴承座支撑,与现有的三个一组的托辊相比便于拆卸、安装和更换。
所述的多段空心辊筒由两侧的侧挡盘2、两侧的锥形段和套管6依次组成。空心辊筒采用多段的结构,从而在该段磨损后可以方便的更换该磨损段,例如本例中的第一锥形段,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整体使用成本。
如图1、图7和图8中,所述的侧挡盘2位于锥形段直径较大的一端的端面内,采用侧挡盘2的结构,有利于锥形段边缘的受力,采用该结构,在相同的条件下,可以有效地降低锥形段的壁厚,从而节省原材料。在本实施例中锥形段由第一锥形段3和第二锥形段5组成,则侧挡盘2是位于第一锥形段3直径较大的一端的端面内,对第一锥形段3的边缘起到了支撑的作用。侧挡盘2通过键槽1与安装在轴辊4上的平键7配合。用于侧挡盘2与轴辊4之间的传动。优化的方案中,即在下述的各段之间采用阶台嵌套连接方式的方案中,侧挡盘2与轴辊4之间也允许不设置键连接,从而允许侧挡盘2与轴辊4之间存在滑动摩擦,从而将摩擦尽量分配到多个不同的面,而公知的尼龙与钢之间的摩擦力是非常低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长安;周清波,未经张长安;周清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88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