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视黄醛膜蛋白的微阵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00152.2 | 申请日: | 2011-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8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丁建东;赵迎春;吴佳;彭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G11C13/02 | 分类号: | G11C1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盛志范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视黄醛 膜蛋白 阵列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含有视黄醛膜蛋白的微阵列,其特征在于是由视黄醛膜蛋白分子沉积在基底金微阵列上形成的有取向的多层膜蛋白微阵列;其中,视黄醛膜蛋白质分子与基底金微阵列之间、视黄醛膜蛋白质分子之间都由化学键连接成一个整体,每个微点阵上的视黄醛膜蛋白质形成取向的化学交联网络。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含有视黄醛膜蛋白的微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黄醛蛋白质为由基因工程获得的细菌视紫红质或古紫质4的突变体,该突变体蛋白质中具有活性的巯基基团;视黄醛蛋白质突变体中的巯基基团与金微阵列之间通过共价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含有视黄醛膜蛋白的微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黄醛膜蛋白分子层与层之间通过偶联剂的作用交联。
4.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含有视黄醛膜蛋白的微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金微阵列尺寸范围为1微米到900微米。
5.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含有视黄醛膜蛋白的微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1)利用光刻方法制作具有图案的基底金微阵列;
(2)通过电沉积方法,在基底金微阵列上沉积视黄醛蛋白质分子,形成有取向的多层膜视黄醛蛋白微阵列;蛋白质微阵列所用的视黄醛蛋白质为基因工程获得的细菌视紫红质或古紫质4的突变体;该突变体蛋白质中具有活性的巯基基团;视黄醛蛋白质突变体中的巯基基团与金微阵列之间通过共价键连接;
(3)通过偶联剂将视黄醛蛋白质分子层与层之间交联起来,所述偶联剂为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该偶联剂使氨基和羧基活化形成酰胺键连接成一个整体,每个微点阵上的视黄醛膜蛋白质形成取向的化学交联网络;
(4)将获得的视黄醛蛋白质微阵列浸泡于表面活性剂Triton-X 100溶液中,去除未化学交联蛋白质分子,包括未与金微阵列金图案表面交联的视黄醛蛋白质分子和视黄醛蛋白质之间未交联的视黄醛蛋白质分子。
6.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含有视黄醛膜蛋白的微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沉积方法在基底金微阵列上沉积视黄醛蛋白质分子,使用视黄醛蛋白质悬浮液,该悬浮液由视黄醛蛋白质干粉悬浮于水溶液中获得,悬浮液中视黄醛蛋白质的浓度为2-5 mg/mL。
7.如权利要求 6所述的含有视黄醛膜蛋白的微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黄醛蛋白质悬浮液通过冰水浴超声进行分散,超声功率为100-200 W,超声时间3-5 s,间隔时间30 s-50 s上,超声次数10-100次。
8.如权利要求 5所述的含有视黄醛膜蛋白的微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Triton-X 100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5-2.5% ,处理时间为40-50小时。
9.如权利要求 5所述的含有视黄醛膜蛋白的微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偶联剂将视黄醛蛋白质分子层与层之间交联起来,是采用8-10 mg/mL的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和4-6 mg/mL N-羟基琥珀酰亚胺的混合溶液,将蛋白质微阵列浸没于该混合溶液中,反应时间为50-70分钟。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视黄醛膜蛋白的微阵列作为生物光感受器的应用,或作为抗细胞黏附材料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015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