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潮保压干燥剂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00260.X | 申请日: | 2011-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0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锋;高云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锋;高云虎 |
主分类号: | B01D53/28 | 分类号: | B01D53/28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张云和 |
地址: | 0641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潮 干燥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干燥剂,具体是一种适用于工作在潮湿或水下环境中密封良好的仪器仪表的防潮保压干燥剂。
背景技术:
给水供水行业中大部分仪器仪表的工作环境都在相对潮湿度较大的深井中,甚至浸泡在水里。水汽会在产品长时间运行过程中渗到产品壳体内,影响电子器件的寿命和运行性能。
现在防潮办法最广泛的措施是加传统干燥剂,效果不明显。现有干燥剂产品(1)硅胶干燥剂: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由天然矿物经过提纯加工而成粒状或珠状。用于仪器、仪表、设备器械、皮革、箱包、鞋类、纺织品、食品、药品等的贮存和运输中控制环境的相对湿度,防止物品受潮,霉变和锈蚀;(2)矿物剂干燥剂:采用纯天然矿物原料和活性吸湿剂精炼而成,用于光学仪器、电子产品、医学保健、食品包装及军工产品和民用产品的干燥空气封存;(3)生石灰干燥剂:是白色或灰白色的块状物;(4)纤维干燥剂:由纯天然植物纤维经特殊工艺精致而成,加工工艺复杂,加工成本高。
由于工作环境的湿度相对较大,水分子含量相当高。而仪器仪表的壳体内几乎不存在水蒸气,所以会发生水分子扩散。在密闭的仪表壳体内仅仅吸收水蒸汽,则会增大壳体内外的压差即当产品完全浸泡在水中,水的压强大于壳体内空气产生的压强,从而使水分子不断地渗入到壳体内,使传统干燥剂很快消耗完全,并且增大壳体内外压差形成恶性循环,影响电子器件的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干燥剂存在的因吸收渗入到电子产品外壳内的水蒸气而增大壳体内、外压差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既能够有效地吸收水蒸气达到防潮除湿的效果,又可保持密闭仪表内的气压,有效阻止水蒸气继续向仪表内渗透的防潮保压干燥剂。
本发明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潮保压干燥剂,由A物质和B物质组成,A物质和B物质的质量比为1:1-1.5,A物质是过氧化物或过氧化物与超氧化物的混合物;B物质是有机酸。
所述过氧化物是过氧化钾和过氧化钠其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所述超氧化物是超氧化钾或超氧化钠或超氧化铷或超氧化铯。
所述有机酸是草酸和柠檬酸其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所述过氧化物和超氧化物的粒径均为0-6mm。
所述草酸和柠檬酸的粒径均为0-8mm。
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中,若单纯使用过氧化钠或者过氧化钾足可以满足防潮效果,但是为了更好适应现场工况要求,适量加入了超氧化物,使之迅速放出氧气增大仪器仪表内的压力。A物质属于碱性,B物质属于酸性,如果出现意外仪器仪表内大量进水,A B物质会发生酸碱中和反应,降低强碱性的危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具有很强的吸水性能,并且很快能释放无毒无味的氧气。最大能吸收自身重量的24%,释放自身重量的44%的氧气。吸水后为白色粉末,适用于工作在水下或潮湿的仪器仪表内,既保证了仪器内部干燥的环境又增加了仪器壳体内的压力,缓解和阻止水分子继续浸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目的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内容。因此,所举之例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被测试物:13个微功耗测控终端外壳,材料为增强尼龙、防水等级IP66,尺寸为320mm×244mm×80mm。上盖和壳体之间有一密封胶圈,用14颗加紧螺丝加紧。实验时用天平称取26克无水硫酸铜,将其分成均等13份分别放入13个壳体内。不能使硫酸铜与A物质直接接触。
实施例1:
原料:1份A物质;1.5份B物质。A物质是过氧化钠;B物质是:草酸。
将所有原料均匀混合,按照需要采用透水性好的防火贡缎面料进行包装。
实施例2:
原料:1份A物质;1.5份B物质。A物质是过氧化钾;B物质是柠檬酸。
将所有原料均匀混合,按照需要采用透水性好的防火贡缎面料进行包装。
实施例3:
原料:1份A物质;1.5份B物质。A物质由70%的过氧化钠和30%的过氧化钾组成;B物质由70%的草酸和30%的柠檬酸组成。
将所有原料均匀混合,按照需要采用透水性好的防火贡缎面料进行包装。
实施例4:
原料:1份A物质;1份B物质。A物质由75%的过氧化钠和25%的超氧化钠组成;B物质是草酸。
将所有原料均匀混合,按照需要采用透水性好的防火贡缎面料进行包装。
实施例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锋;高云虎,未经王锋;高云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02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