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机过载保护和缺相保护检测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00284.5 | 申请日: | 2011-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15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崔根伟;白宏峰;崔智明;田文科;连朝阳;刘文利;姜宁;任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085 | 分类号: | H02H7/085;H02H7/09;G01R31/02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 |
地址: | 04620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过载 保护 检测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电机过载保护和缺相保护检测电路,属于电机保护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煤矿井下环境的特殊性和设备运行的特殊性,电机过载运行和缺相故障会经常发生,当电动机长时期处于过载运行时,会使绕组温度升高,缺相故障的发生也会导致电动机严重过热,致使绝缘老化,直至击穿,甚至烧损、烧毁电机,因此必须对电机的过载运行和缺相故障进行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电机的过载运行和缺相故障进行检测的电机过载保护和缺相保护检测电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机过载保护和缺相保护检测电路,包括:整流滤波电路、电位器、稳压二极管、二极管、电阻,输入端a1、a2为第一整流滤波电路的两个输入端,输入端a3、a4为第二整流滤波电路的两个输入端,输入端a5、a6为第三整流滤波电路的两个输入端;第一整流滤波电路、第二整流滤波电路、第三整流滤波电路的正极并接后串接二极管D19、电位器W1和电阻R8后接输出端u1;
第一整流滤波电路的负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18的正极和二极管D15的负极,第二整流滤波电路的负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17的正极和二极管D14的负极,第三整流滤波电路的负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16的正极和二极管D13的负极;二极管D16、D17、D18的负极并接后接稳压二极管D22的负极,稳压二极管D22的正极串接二极管D21和电阻R6后接输出端u2;二极管D13、D14、D15的正极接地;
电阻R7的一端接电位器W1和电阻R8之间的连线,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稳压二极管PT2的负极接输出端u1,稳压二极管PT2的正极接地;
电阻R9的一端接二极管D21和电阻R6之间的连线,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稳压二极管PT3的负极接输出端u2,稳压二极管PT3的正极接地。
第一整流滤波电路的结构为:二极管D1串接二极管D2,二极管D3串接二极管D4;输入端a1接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之间的连线,输入端a2接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之间的连线,二极管D2的负极、二极管D4的负极、电容C17的正极和电阻R12的一端并接后接第一整流滤波电路的正极,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3的正极、电容C17的负极和电阻R12的另一端并接后接第一整流滤波电路的负极。
第二整流滤波电路和第三整流滤波电路的结构与第一整流滤波电路相同。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由电位器w1、电阻R7、电阻R8、稳压二极管PT2组成的比例限幅电路可以检测电机的过载电流信号,由电阻R6、电阻R9、稳压二极管D22、稳压二极管PT3和二极管D21组成的分压限幅电路可以检测电机的缺相电流信号,实现了对电机过载运行和缺相故障的检测,保护电机不被烧坏,整个电路由二极管、电阻和稳压二极管组成,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 1是本发明的电路结构图。
图中:1为第一整流滤波电路、2为第二整流滤波电路、3为第三整流滤波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电机过载保护和缺相保护检测电路,包括:整流滤波电路、电位器、稳压二极管、二极管、电阻,其特征在于:输入端a1、a2为第一整流滤波电路1的两个输入端,输入端a3、a4为第二整流滤波电路2的两个输入端,输入端a5、a6为第三整流滤波电路3的两个输入端,第一整流滤波电路1、第二整流滤波电路2、第三整流滤波电路3的正极并接后串接二极管D19、电位器W1和电阻R8后接输出端u1;
第一整流滤波电路1的负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18的正极和二极管D15的负极,第二整流滤波电路2的负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17的正极和二极管D14的负极,第三整流滤波电路3的负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16的正极和二极管D13的负极;二极管D16、D17、D18的负极并接后接稳压二极管D22的负极,稳压二极管D22的正极串接二极管D21和电阻R6后接输出端u2;二极管D13、D14、D15的正极接地;
电阻R7的一端接电位器W1和电阻R8之间的连线,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稳压二极管PT2的负极接输出端u1,稳压二极管PT2的正极接地;
电阻R9的一端接二极管D21和电阻R6之间的连线,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稳压二极管PT3的负极接输出端u2,稳压二极管PT3的正极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02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水飞蓟宾磷脂复合物的纳米混悬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