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能水自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00320.8 | 申请日: | 201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5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彤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彤宇 |
主分类号: | F24D13/04 | 分类号: | F24D13/04;F24D19/00;F24D1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003 河北省秦***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能 循环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加热水产生水蒸汽推动水流动的热能水自循环系统,尤其涉及电热水暖垫(包括床垫、坐垫、地垫、沙发垫、脚垫、腰垫、枕垫、热疗垫等)、水暖被褥和暖器等的热能水自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201020215558.9公开了一种取暖用热水循环垫。其技术方案是:加热筒与蒸汽管一端相连通,蒸汽管另一端与出水连接软管一端相连通,出水连接软管另一端与水通道一端相连通,水通道另一端与进水连接软管一端相连通,进水连接软管另一端与膨胀水箱相连通,膨胀水箱又与回水连接管一端相连通,回水连接管另一端与加热筒相连通,在膨胀水箱和加热筒之间的回水连接管上任意位置设启始单向阀,形成循环通路。
但以上方案中没有给出加热筒与蒸汽管相连通的位置关系,有可能产生大量水蒸汽并进入蒸汽管,使其循环效果降低,所需蒸汽管体积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排出水蒸汽量小、性能更高、结构更合理的热能水自循环系统。
本发明包括:储水箱、单向阀、加热筒、电加热器、出水连接管、散热体、水通道、进水连接管;电加热器与加热筒相结合;散热体内设水通道;其特征在于:加热筒通过单向阀与储水箱相连通,加热筒下端与出水连接管一端相连通,出水连接管另一端通过散热体内的水通道与进水连接管一端相连通,进水连接管另一端与储水箱相连通,形成循环通路。
工作时,加热筒内的水被加热产生水蒸汽并上升,同时单向阀关闭,水蒸汽推动加热筒内底部的水进入出水连接管、散热体内的水通道、进水连接管,向储水箱内流动,当加热筒内的水全部排出时,在加热筒内壁或加热面上沾有少量的水被汽化变为水蒸汽,并进入出水连接管内,此时,加热筒、出水连接管内的水蒸汽散热,体积变小,产生负压,在出水连接管和水通道以及进水连接管的阻力作用下使单向阀开启,将储水箱内的水通过单向阀吸入加热筒和出水连接管内,如此,周而复始,实现循环传热过程。
为进一步完善本发明,加热筒内底面为倾斜面。工作时,在加热筒内壁或加热面上沾有更少量的水被汽化变为更少量水蒸汽,并由加热筒进入出水连接管,这样,提高了出水速度,回水效果更好。
为进一步完善本发明,加热筒倾斜安装。这样,使加热筒内底形成倾斜面,工作时,在加热筒内壁或加热面上沾有更少量的水被汽化变为更少量水蒸汽,并由加热筒进入出水连接管,这样,出水速度更快,回水效果更好
为进一步完善本发明,增设回水连接装置,该回水连接装置内设供水通道,加热筒通过回水连接装置、单向阀与储水箱相连通。这样,更易安装制造。
为进一步完善本发明,回水连接装置具有上下弯曲或向上或向下弯曲。这样,能防止水蒸汽上升,接触单向阀。
为进一步完善本发明,储水箱上设有注水口,在该注水口处设竖管并向储水箱内延伸,使储水箱上部形成空腔,并在空腔上设压力阀或气孔或止回阀。
为进一步完善本发明,增设蒸汽室,该蒸汽室与加热筒、出水连接管相通。
为进一步完善本发明,增设蒸汽管,通过该蒸汽管将加热筒与出水连接管相连通。这样,可以更好的容纳水蒸汽并散热。
为进一步完善本发明,增设温控装置,该温控装置设于加热筒或电加热器上,并与电加热器的电路相连。这样,可进一步控制加热筒的温度。
为进一步完善本发明,增设排汽管,通过该排汽管将蒸汽室或加热筒直接或间接与储水箱相通。
为进一步完善本发明,设有副水箱并与进水连接管相通,该副水箱与储水箱相通。
本发明因采用上述方案,加热筒下端与出水连接管相连通,所以,只有少量水蒸汽由加热筒进入出水连接管内,提高了出水速度,回水效果更好,使其工作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15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并给出不同实施方式。
图16给出本发明的散热体及其内水通道一种结构图,并联方式。
图17给出本发明的散热体及其内水通道另一种结构图,串联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彤宇,未经王彤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03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