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沙拉沙星选择性吸附功能材料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01153.9 | 申请日: | 201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2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权英;张根华;詹月华;陈梦玲;薛兴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8F222/14 | 分类号: | C08F222/14;C08F220/06;C08J9/26;B01J20/26;B01J20/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沙拉 选择性 吸附 功能 材料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沙拉沙星的选择性吸附功能材料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以1,4-二氢-4-氧-3喹啉羧酸为基本结构的全合成抗菌药物,沙拉沙星为第三代氟喹诺酮类动物专用药物代表种之一。由于具有广谱抗菌、抗菌作用强、毒副作用小等特点,已被广泛用于人类、畜禽和水产养殖业。但是氟喹诺酮类药物在动物体内的残留消除缓慢,除其本身的毒副作用外,其在畜产食品中的残留会引起人类病原菌对其产生耐药性,因而该类药物在可食性动物组织中的残留问题已经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建立此类药物的检测方法很有必要。到目前为止,对沙拉沙星药物残留检测方法的报道有微生物法、毛细管电泳法、薄层色谱法、免疫方法、气-质联用、液-质联用、液相色谱法等。但上述方法普遍具有过程复杂,操作繁琐,造价高等缺点,而且在沙拉沙星含量较低(痕量)时很难检出,通常需要富集。因此制备对沙拉沙星具有高选择性和高特异性的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分子印迹技术是当前制备高选择性材料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该技术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在固相萃取、化学仿生传感器、模拟酶催化、临床药物分析、膜分离技术等许多领域展示的良好的应用前景。利用分子印迹技术合成的聚合物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和吸附容量,可广泛应用于动物食品中沙拉沙星药物残留的痕量吸附分析。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聚合物功能材料的合成方法,该聚合物功能材料能够对沙拉沙星进行选择性吸附,从而能够对动物食品中的痕量沙拉沙星药物残留进行富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沙拉沙星选择性吸附功能材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1)在二氯甲烷溶液中加入沙拉沙星和甲基丙烯酸,配置成预聚溶液,超声混匀15~30分钟,室温静置10~15小时使之发生预聚合;
2)向上述预聚溶液中加入偶氮二异丁腈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充入氮气10~15分钟后转入安培瓶中用酒精喷灯封管,然后放入55~60℃水浴中引发聚合20~24小时,此时所得白色棒状产物为印迹聚合物材料的前躯体。
3)将上述印迹聚合物材料的前躯体粉碎,在95-105℃真空干燥10~20小时,过250目筛得到聚合物颗粒,将聚合物颗粒置于索氏抽提器中抽提20~24小时,然后向聚合物颗粒中加入甲醇,超声波清洗4小时,置振荡器上振荡8~10小时,过滤,用蒸馏水清洗,放入60℃真空干燥箱中充分干燥,即得沙拉沙星吸附功能材料。
优选的,所述的沙拉沙星与二氯甲烷、甲基丙烯酸、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的摩尔比为1∶0.15∶22~30∶100~130。
优选的,所述的偶氮二异丁腈的质量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质量的1%。
优选的,所述的索氏抽提器中的索氏抽提溶剂为甲醇、乙酸混合溶液,其中甲醇、乙酸的体积比为9∶1。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发明所合成的沙拉沙星吸附功能材料是按照沙拉沙星模板分子订做,可专一识别沙拉沙星,因此具有非常高的选择性。
2)本发明所合成的沙拉沙星吸附功能材料对目标分析物沙拉沙星的最大表观吸附量为5.261mg/g。
3)本发明所提供的沙拉沙星吸附功能材料由化学合成方法制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较长的使用寿命和较强的抗恶劣环境的能力。
4)本发明工艺科学,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反应条件容易控制,该材料作为吸附剂可用于固相萃取,适用于动物食品中痕量沙拉沙星药物的吸附检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步骤进行详细介绍:
一种沙拉沙星选择性吸附功能材料的合成方法的步骤:
1)在100毫升具塞三角瓶中加入15毫升二氯甲烷、0.631克沙拉沙星、3.14克甲基丙烯酸超声混匀30分钟,室温静置15小时,进行预聚合反应。
2)在上述溶液中加入0.032克偶氮二异丁腈、32.45克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充入氮气10分钟,转入安培瓶中封管,然后放入55℃水浴中引发聚合20小时。所得白色棒状产物为印迹聚合物材料的前躯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理工学院,未经常熟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11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向中心轴控制方法及液压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泡沫铝及合金夹芯板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