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制水银的炮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01176.X | 申请日: | 201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9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林燕;康双龙;王玉华;盛惟;王栋;崔鸿江;巴图德力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所 |
主分类号: | A61K33/28 | 分类号: | A61K3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0020 内蒙***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银 炮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银的炮制方法,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制水银的炮制方法。
背景技术
水银在蒙药中的应用始载于16~19世纪。水银的蒙名为盂根乌素或乌力楚,《甘露四部》中记载:乌力楚(孟根乌素),用于消“粘”,燥“协日乌素”、“吾雅曼”、天花、也用于热性水肿、水痞等病。《无误蒙药鉴》中记载:孟根乌素(乌力楚),即为银朱精,为滋补、治诸病之佳品。《通瓦嘎吉德》记载:盂根乌素治“粘”协日乌素、吾雅曼、天花、也用于热性水肿、水痞等病。《内蒙古蒙药材标准》1986年版也收载该品种。《蒙药学》中记载:孟根乌素(乌力楚):辛、寒、重,有剧毒。燥“协日乌素”,杀虫,消“奇哈”。用于类风湿、游痛症、黑“协日乌素”疥、秃疮、癣、火癣、炭疽、结喉、“奇哈”、梅毒、粘腺等病。
蒙药入药中有部分毒性药材,以炮制品的形式入药,且炮制方法不统一。炮制的方法以及程度取决于各单位的习惯和操作者的个人经验,带有随意性。另一方面,毒性药材的炮制品没有炮制规范和质量标准,对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不具有可控性,成为制约蒙医药发展的瓶颈,直接阻碍着蒙医药的发展。
针对这个实际问题,本课题以蒙医常用药材水银为研究对象,以蒙医药理论为指导,对该药材的几种炮制方法进行系统研究,首先进行文献研究,包括历史文献、现代研究和应用现状调研,明确该药材炮制的历史发展轨迹,借鉴已经有的研究,确定本课题的研究起点。水银传统的炮制方法有4种:
1、热制水银:记载在通瓦嘎吉德中:取净水银及硫黄,置锅内,文火加热,搅拌,至产生蓝色火焰、有泡沫时停止加热,泡沫消失后,再继续加热,至呈天蓝色并成稠状后,再加入种子油混匀,放凉,即可。此炮制品用于清“协日”,消“粘”,湿疹及“吾雅曼”病等的配方。
2、寒制水银:记载在《蒙药炮制学》中:取净水银1kg,硫黄1kg,置适宜缸内揉搓至水银及硫黄完全混合,不显水银粒,呈青黑色粉末时,取出,即可。用于外用制剂的配方。
3、软制水银:记载在《通瓦嘎吉德》中:水银5g、白锡3g置铁勺内,加种子油一滴,加热熔解,取出放入适量沙棘汤内,放凉后用凉水冲洗,照上法反复操作两次,即可。此炮制品用于治水银中毒的配方。
4、硬制水银:记载在《炮制明藏》中:黄酒或酸奶酒适量(100ml左右)置入瓷器或石器内,加紫硇砂、面碱各一勺,沙棘膏、骨髓、脂肪各手指头大小块,水银二钱,加热并反复搅拌至沸腾时取出,放凉,照上述方法反复煎煮三次后移入油锅内,用文火煎煮至水银成条纹状,用木棍刺时粘在棍子上者为佳,若不出现此现象,反复煎煮。
传统水银炮制方法,尤其是热制水银炮制方法的缺陷在于对于炮制者经验的依赖较强,通常需要肉眼等来确定炮制是否完成,从而导致产品质量不容易控制,尤其是对炮制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控制不稳定,影响产品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验以热制水银的传统炮制方法为基础,并经大量蒙文、中文及外文文献的查阅,对热制水银的各种炮制条件进行了研究和筛选。本研究选用L9(34)正交表安排实验,以各炮制品中的游离汞含量和大鼠半胱氨酸蛋白酶含量的测定结果作为考查指标,利用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来处理数据,确定最佳的炮制工艺参数。
一、热制水银炮制方法的研究
热制水银最佳工艺(炮制参数)的筛选
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选水银最佳炮制工艺条件:根据正交设计、方法学考察实验和传统炮制条件的查阅筛选,本研究选择影响硫磺制水银的主要因素,即炮制时间(A)、炮制温度(B)和水银与硫磺比例(C)进行正交设计考察,以炮制品的游离汞含量和大鼠半胱氨酸蛋白酶含量的测定结果作为多指标综合评分正交设计法的考查指标,以L9(34)正交表安排各实验,以此对热制水银的炮制工艺进行优化和筛选。正交试验各因素水平设计如表1。
表1 考查因素水平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所,未经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11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