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机软起动仿真装置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01535.1 | 申请日: | 201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8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07 |
发明(设计)人: | 林丽;张铁军;张少云;陈刚;陈雪;陈广赞;彭京;刘斐;叶春明;牛颖;史虎;龙致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1/28 | 分类号: | H02P1/28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412001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机 起动 仿真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仿真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机的软起动仿真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动机软起动仿真:通过计算机的计算,定量地预测电动机的软起动过程,提供各相关物理变量(电网电压,电动机电流、转速、转矩等)随时间变化的信息。电动机能否软起动成功以及起动状况,需要经过准确的计算和仿真。目前软起动方式很多,如液阻软起动、磁控软起动、晶闸管软起动等,从起动时间、控制方式的节能效果等多方面综合比较,以晶闸管软起动方式最优,代表着软起动的发展方向。对于电动机而言,软起动的频繁度往往是很低的。为了选择最优的起动策略,即对软起动过程的电流、电网电压、转速等可测变量的时间曲线作出总体评价,对软起动过程质量、外在条件、控制策略适宜性作出总体评价,计算机离线仿真软件显得十分重要。
软起动过程最优是软件功能实现的出发点和归宿。目前较多的仿真,利用MATLAB软件对采用PI电流闭环控制的异步电动机软起动系统建模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和实际结果吻合较好,仿真方法被证明是正确有效的。目前,国内软起动生产厂家都没有专业的电动机软起动仿真选型软件,主要借助于MATLAB、PSIM等仿真工具,这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才能操作,无法供普通客户使用。国外软起动生产厂家只有西门子、AB有此类软件,但只能对低压电机软起动进行比较简单的仿真,无法对高压电动机进行全面的仿真。
一种现有技术为由辽宁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08年7月31日发表在《电机与控制应用》2008年第7期上的论文《异步电动机软起动的数字仿真》公开了一种电机软启动仿真方法。异步电动机的软起动可控制电动机的起动电压和起动电流,减少电动机起动过程对电网和负载的冲击,同时保证电动机运行平稳。本文分析了软起动的工作状态,并建立数学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对采用PI电流闭环控制的异步电动机软起动系统编制程序,通过实例进行仿真,并对仿真结果做了分析。
由于电网、电动机和负载数学模型的非线性和时变性,传统采用经验公式或人工计算的方法往往是相当不准确的。有些厂家借助于MATLAB、PSIM等工具对电动机软起动过程进行仿真,但搭建仿真模型、设置仿真参数等过程比较复杂,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才能完成,无法供普通客户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机软起动仿真装置及其方法,该装置及其方法同时适用于 低、高压电机的软起动过程仿真,建模过程简便直观,仿真过程中通过改变参数(电网参数、电机铭牌参数、起动控制参数、负载参数等)可随时观察系统的动态变化情况,仿真结果精确度高。
本发明具体提供了一种电动机软起动仿真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电动机软起动仿真装置,包括:电源模块,晶闸管触发模块,电机模块,负载模块,同步电压采集模块,移相控制模块,起动控制模块,信号检测模块,电源模块为装置提供工作电源,晶闸管触发模块模拟晶闸管特征,负载模块根据负载的速度-转矩曲线拟合得出的转矩与负载的函数方程,同步电压采集模块与移相控制模块相连,产生同步信号作为移相控制触发脉冲的基准,移相控制模块与晶闸管触发模块相连,发出移相控制触发脉冲,通过控制触发角的大小来改变晶闸管的开通程度,实现电机模块输入电压的调节,起动控制模块接收来自信号检测模块的检测信号,通过控制移相控制模块对电机模块进行软起动控制,信号检测模块通过检测电机模块电流的大小进行限流控制。
作为本发明一种电动机软起动仿真装置进一步的实施方式,电机模块采用电机T型等效电路模拟分析模块。
作为本发明一种电动机软起动仿真装置进一步的实施方式,电机模块的状态方程由以下公式定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株洲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15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甘油单脂肪酸酯组合物
- 下一篇:芦丁及其衍生物在制备抗缺氧药物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