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超球体采样的初始对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01775.1 | 申请日: | 201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9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养柱;胡永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21/16 | 分类号: | G01C2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赵文利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球体 采样 初始 对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超球体采样的初始对准方法,属于导航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初始对准是实现惯性导航高精度的一项关键技术,初始对准的精度直接影响着惯导系统 的精度,对准时间也是反映武器系统快速反应能力的重要战术指标。传统的初始对准是基于 线性初始对准误差方程,引入外界的测量信息,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对姿态误差角进行估计 的。由于初始对准是个实际的问题决定了在实际操作中的困难。如:
(1)实际初始对准过程是个非线性过程,相应的误差方程也应为非线性模型,其线性模 型是在误差角为小量的前提下对非线性模型进行线性化得到的,当姿态失准角变大时,将导 致线性模型不再适用,导致滤波估计精度下降。
(2)在实际应用中当在不精确或错误的噪声统计情况下,卡尔曼滤波的稳定性下降,收 敛速度变慢,甚至导致滤波发散,这时针对非线性模型就需要设计跟踪能力更强的滤波算法。
(3)非线性滤波需要通过采样点来传递非线性的函数关系,传统的UT(无迹)变换需 要2n+1(n为状态变量个数)个采样点,为了减少计算量,在保证滤波精度的条件下,利 用超球体采样策略,减少了采样点,降低了采样部分的计算量。
UKF(无迹滤波)在SINS(捷联惯性导航系统)静基座大方位失准角初始对准中计算量 大,在不精确或错误的噪声统计情况下,收敛速度变慢,估计精度下降,甚至滤波发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超球体采样和STFUKF(强跟踪无迹 滤波)方法用于SINS静基座初始对准,该初始对准方法采用超球体采样与强跟踪无迹滤波 (STFUKF)方法相结合,利用SINS非线性误差模型,通过滤波估计出状态信息,从而获得初 始姿态矩阵。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超球体采样的初始对准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建立SINS静基座初始对准的非线性状态方程;
步骤二,建立基于超球体采样的强跟踪无迹滤波方法,得到状态变量估计值;
步骤三,由导航计算机,采集轨迹发生器的惯性器件输出信息,并完成对准过程。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利用超球体的采样策略,减少了采样点的数量,降低了计算量,减少了采样部分的 时间;
(2)将强跟踪滤波与UKF相结合应用到捷联惯导静基座初始对准中,解决系统以及噪 声不确定性所带来的滤波精度下降的问题;
(3)所采用的非线性模型不受航向失准角大小的限制,使用范围更加广泛;
(4)将超球体采样与强跟踪无迹滤波(STFUKF)方法相结合,具有精度高、抗干扰性好、 跟踪能力强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在仿真时间为300s,三种方法的Φx误差角度曲线。
图3是在仿真时间为300s,三种方法的Φy误差角度曲线。
图4是在仿真时间为300s,三种方法的Φz误差角度曲线。
图5是在仿真时间为1000s,三种方法的Φx误差角度曲线。
图6是在仿真时间为1000s,三种方法的Φy误差角度曲线。
图7是在仿真时间为1000s,三种方法的Φz误差角度曲线。
图8是在仿真时间为1000s,加入改进方法之后的Φx误差角度曲线。
图9是在仿真时间为1000s,加入改进方法之后的Φy误差角度曲线。
图10是在仿真时间为1000s,加入改进方法之后的Φz误差角度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超球体采样的初始对准方法,流程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建立SINS静基座初始对准的非线性状态方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17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