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黄止痒搽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202206.9 申请日: 2011-07-19
公开(公告)号: CN102258609A 公开(公告)日: 2011-11-30
发明(设计)人: 顾乃芳;蔡希;吴怡峰;傅燕华;卞青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市中医医院
主分类号: A61K36/756 分类号: A61K36/756;A61P17/04
代理公司: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代理人: 徐小蓉
地址: 200071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止痒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的外用搽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三黄止痒搽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对于痤疮、酒渣鼻、疖病、湿疹、皮炎(急性期,有轻度渗出者)、带状疱疹(急性期出现水疱者)等病例,通常采用的下述药物治疗,例如常用的治疗痤疮外用药有:1.维A酸类:如维A酸乳膏(15~20元)、维A酸凝胶(35元)、异维A酸凝胶(50元以上)等,但用药后可出现轻度刺激反应(如局部潮红、脱屑或烧灼感)。2.抗生素类:如1%~2%红霉素软膏(1~2元)、林可霉素VB6软膏(30元左右),适宜用于有感染的皮疹。此两类药作用有限,部分病人有不适感。常用的治疗酒渣鼻外用药有0.75%甲硝唑凝胶20g(20元以上),有抗菌作用,短期使用有效;复方硫磺洗剂或5%硫磺软膏(5~10元),有一定疗效,但常有皮肤刺激反应及刺激味。常用的治疗疖病外用药有:莫匹罗星软膏5g(15元左右)作用有限。常用的治疗湿疹、皮炎的外用药有外用糖皮质激素糊剂或25%~40%氧化锌油或糊剂(一般均为医院自制);上市的产品中大多为软膏剂,长期使用激素软膏易产生各种不良反应,且不适于有渗出者。常用的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出现水疱者)的外用药有:疱液未破时用炉甘石洗剂100ml、3%阿昔洛韦软膏10g、1%喷昔洛韦乳膏10g;疱疹破溃后用3%硼酸溶液200ml、莫匹罗星软膏5g。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三黄止痒搽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搽剂是纯中药制剂,用于皮肤热毒作痒的病症,效果非常明显。

本发明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三黄止痒搽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搽剂以1000总重量份计算,其原料药组成及用量所占的重量份分别为:苦参20-30、大黄20-30、黄芩20-30、黄柏20-30。

所述搽剂的原料药组成及用量所占的重量份分别为:苦参20-30、大黄20-30、黄芩20-30、黄柏20-30、蛇舌草20-30、蒲公英20-30。

所述搽剂的原料药组成及用量所占的重量份分别为:苦参20-30、大黄20-30、黄芩20-30、黄柏20-30、生地20-30、桑白皮15-30。

所述搽剂的原料药组成及用量所占的重量份分别为:苦参20-30、大黄20-30、黄芩20-30、黄柏20-30、金银花15-20、野菊花10-20。

所述搽剂的原料药组成及用量所占的重量份分别为:苦参20-30、大黄20-30、黄芩20-30、黄柏20-30、土茯苓20-30。

所述搽剂的原料药组成及用量所占的重量份分别为:苦参20-30、大黄20-30、黄芩20-30、黄柏20-30、龙胆草10-15、生山栀20-30。

一种三黄止痒搽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原料药组成,按照上述重量份,混和、粉碎成细粉,之后过目筛,混匀;加入已完全溶胀的羧甲基纤维素钠3-10重量份,再加已熔化的苯酚5-15重量份,搅匀,加水调整总量至1000重量份,即得。

本发明的优点是,清热解毒、收涩止痒,用于皮肤因热毒壅盛而致的急性期皮肤红肿、热痒、渗出等皮肤病,既有清热作用,又有收敛作用,适合于急性期伴有少量渗出的各种皮损;纯中药制剂,使用安全、无刺激,可长期使用;价格较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实施例一:

原料药组成及用量为:苦参25g、大黄25g、黄芩25g、黄柏25g。

将上述原料组成按照上述重量份,混和、粉碎成细粉,之后过80目筛,混匀;加入已完全溶胀的羧甲基纤维素钠5g,再加已熔化的苯酚10g,搅匀,加水调整总量至1000ml。

本实施例所述搽剂的使用方法如下:

将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的的搽剂按100 ml/瓶分装入瓶。局部涂抹,每晚1次,用前摇匀。2周为1疗程。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是原料药组成的不同,本实施例针对的有痤疮病症的患者。

原料药组成:苦参25g、大黄25g、黄芩25g、黄柏25g、蛇舌草30、蒲公英30。2周 为1疗程。

痤疮的病情症状:面部丘疹、黑头粉刺、重症有脓疱、结节、囊肿。

以下是将本实施例与对比组应用于临床的报告:每组患者二十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中医医院,未经上海市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22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