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真空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02661.9 | 申请日: | 201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7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甘国工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国工 |
主分类号: | C03B23/24 | 分类号: | C03B23/24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51100 | 代理人: | 江晓萍 |
地址: | 610100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经济***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玻璃板 制造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真空玻璃板的制造有关,特别与在真空箱体内采用电子枪发出的电子束来焊接玻璃基片周围的间隔缝隙从而制造真空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有关。
背景技术:
目前的真空玻璃板制造方法是在玻璃基片表面上涂覆有凸点材料,将涂覆有凸点材料的玻璃基片相互重叠,用天燃气燃烧来焊接玻璃基片周围的间隔缝隙,留下一缝隙出口进行抽真空处理,再封闭缝隙出口从而制造出真空玻璃板,这种在大气环境下抽真空再封闭缝隙出口的方式很难使玻璃基片重叠表面之间达到理想的真空度,降低了真空玻璃板的隔音隔热效果,另外,用天燃气燃烧方式来焊接玻璃基片,玻璃基片没有进行钢化处理,制造出的真空玻璃板破损时易造成人身伤害,如果玻璃基片进行钢化处理后,再用天燃气燃烧方式来焊接,则在焊接时玻璃基片很易开裂破损,因此到目前制造真空玻璃板困难很大,成本很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生产稳定、可靠,能保证玻璃基片重叠表面之间达到理想的真空度的真空玻璃板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真空玻璃板的制造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
本发明真空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在至少一片玻璃基片表面上印刷或涂覆有凸点材料,将印刷或涂覆有凸点材料的玻璃基片相互重叠,玻璃基片重叠表面之间形成间隔,重叠的玻璃基片在真空箱体内呈水平方式或呈一定倾斜角立式方式匀速直线或旋转或转向运动,至少一把电子枪发出的电子束将至少一条玻璃基片周围的间隔缝隙熔融焊接封闭,使玻璃基片重叠表面之间形成真空间隔,周围的间隔缝隙熔融焊接好后运送出真空箱体,制造出带有真空间隔的真空玻璃板。重叠的玻璃基片在真空箱体内,用电子枪发出的电子束来焊接玻璃基片周围的间隔缝隙,可一次性将玻璃基片周围的间隔缝隙全部焊接封闭,保证了玻璃基片重叠表面之间达到理想的真空度,完全克服了用天燃气燃烧来焊接玻璃基片周围的间隔缝隙的种种不足,生产也稳定、可靠,更加环保。
上述的真空玻璃板的制造方法,电子枪发出的电子束束斑大小和能量大小可调。玻璃基片厚度不同,电子枪与间隔缝隙之间距离不同,间隔缝隙的宽窄不同,电子枪发出的电子束束斑大小和能量大小也要相应调整,使间隔缝隙熔融焊接封闭达到整齐均匀、细密、可靠的最佳状况。
上述的真空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当玻璃基片厚度不同而使间隔缝隙中心位置产生变化时或间隔缝隙的宽窄改变时,电子枪发出的电子束照射在间隔缝隙上的束斑中心位置可相应调整变化,电子枪与间隔缝隙之间距离可调。束斑中心位置可调整变化,使束斑能准确覆盖间隔缝隙及其上下的玻璃边沿,保证了间隔缝隙熔融焊接封闭的质量。
上述的真空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在重叠的玻璃基片一边布置一把电子枪,玻璃基片经过一次或多次转向后,周围的间隔缝隙全部熔融焊接好后运送出真空箱体,制造出带有真空间隔的真空玻璃板。真空玻璃板可能呈方型或菱形或圆形或三角形或多边形,因此需要玻璃基片在真空箱体内旋转转向,一把电子枪对玻璃基片周围的间隔缝隙连续熔融焊接,直到缝隙被完全焊接封闭。
上述的真空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在多片重叠的玻璃基片两边分别布置至少一把电子枪,玻璃基片经过一次或多次转向后,周围的多条间隔缝隙全部熔融焊接好后运送出真空箱体,制造出带有真空间隔的多片重叠的真空玻璃板。多片重叠的玻璃基片就有多条间隔缝隙,为了提高生产率,在多片重叠的玻璃基片两边分别布置至少一把电子枪,玻璃基片经过一次转向(如正方形玻璃基片)或多次转向(如多边形玻璃基片)后,即可将多条间隔缝隙全部熔融焊接好。
上述的真空玻璃板的制造方法,玻璃基片经过钢化处理后再进行间隔缝隙熔融焊接。玻璃基片经过钢化处理后,因电子枪发出的电子束照射在间隔缝隙上的束斑只在间隔缝隙上的局部产生高温,不会造成在焊接时玻璃基片开裂破损,也防止了制造出的真空玻璃板破损时造成人身伤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国工,未经甘国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26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