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箍筋弯钩专用检查工具及其应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03208.X | 申请日: | 201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3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晅;张培建;梅晓丽;李靖;王红媛;赵春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24 | 分类号: | G01B5/24;G01B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朱丽岩;唐晓丽 |
地址: | 100161 北京市丰台区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箍筋弯钩 专用 检查 工具 及其 应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木工程结构施工检查工具及其应用方法,特别是一种钢筋工程的箍筋弯钩的检查工具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劳务是建筑企业的重要资源,而随着全国各地建设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加,劳务资源缺口也在不断扩大,从而导致劳动力施工质量下降,同时钢筋加工质量也有所下降。
在结构工程中,箍筋是用来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并联结受拉主钢筋和受压区混凝土使其共同工作抵抗剪力,同时固定主钢筋的位置而使梁内各种钢筋构成钢筋骨架的钢筋。因此,在结构施工中,箍筋的施工质量非常关键。
针对结构施工中的箍筋质量,在钢筋加工场经常发现:加工成型的箍筋存在弯折角度达不到要求、箍筋平直段长度不够等质量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箍筋弯钩专业检查的工具及其应用方法,其目的是为了在钢筋加工过程中,随时检查箍筋的弯钩角度和箍筋弯钩的平直段长度,提高结构施工阶段箍筋的施工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箍筋弯钩专业检查的工具,该工具为对称的板尺形状,所述板尺的表面平整,包括两条长边,两条长边所夹的角为圆弧形,其角度为45°,其圆弧半径与箍筋弯钩的弯曲圆弧半径相适应,两条长边为圆弧的切线段;两条长边的长度与箍筋弯钩的长度相等,两条长边的端部之间为板尺的短边。
所述板尺的短边是一条直边。
所述板尺的短边短边是一条折边或称两条等长的短边,两条短边分别与相邻的两条长边相垂直,两条短边夹角为钝角,角度为135°该钝角的顶点至圆弧圆心连线等分所述的两条长边夹角、两条短边夹角。
所述箍筋弯钩专业检查工具用多层板或三合板制作,或可用硬质铁皮制作。
所述箍筋弯钩专业检查工具的应用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根据所测箍筋规格选择箍筋弯钩专业检查的工具;
步骤2:将检查工具放到箍筋弯钩中,观察检查工具的圆弧与箍筋弯钩的契合度,并观察检查工具的两条长边L的长度与箍筋弯钩的长度是否相等;
步骤3:若契合和相等,则判定箍筋合格,否则判定箍筋不合格。
本发明简单轻便,根据箍筋直径的不同规格,可随时检查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和箍筋的平直段长度。
本发明在钢筋施工现场能随时检查钢筋后台箍筋弯钩的加工质量,以及钢筋绑扎后箍筋施工的质量。保证钢筋箍筋弯钩的加工及施工质量。
本发明可达到迅速提高箍筋加工质量的良好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检查Φ10箍筋弯钩的应用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检查Φ8箍筋弯钩的应用示意图。
附图标记:L-长边、H-短边、M-圆弧、R-圆弧半径、o-圆弧圆心、a-两长边夹角、b-两短边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图1所示,箍筋弯钩专业检查的工具,该工具为对称的板尺形状,所述板尺的表面平整,包括两条长边L,两条长边所夹的角a为圆弧形,其角度为45°,其圆弧半径R与箍筋弯钩的弯曲圆弧半径相适应,两条长边为圆弧M的切线段;两条长边L的长度与箍筋弯钩的长度相等,两条长边L的端部之间为板尺的短边H;所述板尺的短边H是一条直边;所述板尺的短边短边H是一条折边或称两条等长的短边,两条短边分别与相邻的两条长边相垂直,两条短边夹角b为钝角,角度为135°该钝角的顶点至圆弧圆心连线等分所述的两条长边夹角a、两条短边夹角b。
实施例二参见图2所示,所述箍筋弯钩专业检查工具的检查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根据所测箍筋规格选择圆弧半径为5厘米的检查工具;
步骤二:将检查工具放到箍筋弯钩中,观察检查工具的圆弧与箍筋弯钩的契合度,并观察检查工具的两条长边L的长度与箍筋弯钩的长度是否相等;
步骤三:若契合和相等,则判定箍筋合格,否则判定箍筋不合格。
实施例三参见图3所示,与实施例二不同的是,该检查工具的圆弧半径为4厘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32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饮料机的粉盒
- 下一篇:一种基于视觉的机器人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