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小漏磁的磁悬浮电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04260.7 | 申请日: | 201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1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孙晓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昊高磁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N15/00 | 分类号: | H02N1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解明铠 |
地址: | 30035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小 磁悬浮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悬浮电机,尤其涉及一种磁悬浮电机中的定子磁芯和转子磁芯。
背景技术
磁悬浮电机(磁浮电机、磁力电机)是一种新型结构的电机,电机本身既可产生转矩,又能产生支撑转子的磁悬浮力,使转子能够实现无机械摩擦旋转。
磁悬浮电机中的带有相互配合的转子和定子,定子一般包括定子磁芯以及绕组,作为绕组支撑部件的定子磁芯由磁性材料烧结而成,绕组线圈绕制在定子磁芯上。而转子的主体结构即转子磁芯也由磁性材料烧结而成,结构上与定子磁芯相配合。
磁悬浮电机中,定子磁芯以及转子磁芯的形状对磁悬浮电机的性能具有一定的影响,现有一些磁悬浮电机中都具有一定的漏磁,因此人们也一直在改进定子磁芯以及转子磁芯的形状,以期望减小漏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磁悬浮电机,通过定子磁芯以及转子磁芯结构的改进减小了漏磁。
一种减小漏磁的磁悬浮电机,包括配合的定子和转子,所述的定子和转子分别具有定子磁芯、转子磁芯,所述的定子磁芯由同轴嵌套的外筒和内筒构成,其中所述的外筒和内筒的一端通过环形的底板相互连接,所述的转子磁芯为圆环板形,所述的转子磁芯沿轴线方向在定子磁芯上的投影位于定子磁芯的外筒和内筒之间。
所述的定子磁芯中环形的底板与内筒为一体结构。
所述的环形的底板上对称的分布有两个引线孔,绕组的引线从该引线孔出引出定子磁芯。
所述的引线孔靠近外筒的内壁。
定子磁芯和转子磁芯均由磁性材料烧结而成,磁性材料本身以及成型工艺均可以采用现有技术。
磁悬浮电机的定子绕组绕置在内筒的外壁上,内筒的内壁限定了圆柱形的通道,电机转轴穿过该圆柱形的通道以及转子磁芯的内圆,使转子可在定子的轴向上悬浮并转动。
本发明磁悬浮电机中定子磁芯和转子磁芯配对工作时,构成闭环磁路,形成的磁路长度较短,漏磁也较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磁悬浮电机中定子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磁悬浮电机中转子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定子磁芯和转子磁芯配合后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发明磁悬浮电机中的定子磁芯由同轴嵌套的外筒1和内筒8构成,其中外筒1和内筒8的一端通过环形的底板2相互连接,且底板2与内筒1为一体结构。
本发明磁悬浮电机中的转子磁芯4为圆环板形,转子磁芯沿轴线方向在定子磁芯上的投影位于定子磁芯的外筒1和内筒8之间。
底板2与内筒8、外筒1、转子磁芯4均有磁性材料烧结而成,磁性材料本身以及成型工艺均可以采用现有技术。
底板2上对称的分布有两个引线孔3,引线孔的3的位置靠近外筒1的内壁。安放绕组5时,绕组5绕置在内筒8的外壁上。
内筒8的内壁限定了圆柱形的通道6,转子磁芯的内圆7与通道6位置相对应,磁悬浮电机转轴穿过通道6和转子磁芯的内圆7,使转子可在定子的轴向上悬浮并转动。
图中仅示意了定子磁芯、转子磁芯和绕组,磁悬浮电机的其他部件可以利用现有技术,本发明磁悬浮电机的定子磁芯和转子磁芯配对工作时,构成闭环磁路,形成的磁路长度较短,漏磁也较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昊高磁材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昊高磁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42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