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字化颌骨手术导板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04463.6 | 申请日: | 201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9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石蕾;张智勇;赵振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9/00 | 分类号: | A61B19/00;A61B17/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京大律师事务所 11321 | 代理人: | 李光松 |
地址: | 10014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字化 颌骨 手术 导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字化颌骨手术导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的颌面整形外科手术主要是通过手术前对患者的X线、CT、MRI等影像学资料进行人工或计算机软件测量分析,并通过医学软件进行手术效果模拟,来制定手术方案。但手术方案的实施过程是医生在手术中根据术前测量分析和模拟数据,参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结合医生自己的临床经验进行截骨或植骨等手术操作。由于颌骨手术大多是口内操作或腔隙操作,手术视野差,很难通过精确定位实施术前设计方案;如果过分追求清晰宽敞的手术视野,大范围骨膜剥离有可能引起颌骨的缺血坏死和重要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
目前能将术前设计精确置入术中操作的技术是手术导航,即通过昂贵而大型的手术导航仪和术中实时的CT和MRI检查实现手术对象和影像资料的配准,复杂的大型导航设备和术中影像设备不但价格过于昂贵,还因为难于掌握和操作复杂无法在医院中普及。我国仅有数家医院的脑外科手术中应用此技术。而术中医生和患者暴露在X线环境或强磁场中,并由于反复的影像学检查延误手术时间所引起的副作用由于该技术没有得到广泛应用还没有得到应有的认识和研究。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简单便捷有效的数字化颌骨手术导板及其制造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该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字化颌骨手术导板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患者的影像学资料;(2)对上述影像学资料进行测量分析并进行位置标注;(3)将分析后得到的数据导入设计软件,设计出手术导板;(4)制造手术导板。
较佳地,所述步骤(1)中通过X线、CT、MRI来进行影像学资料的采集。
较佳地,所述步骤(2)中的测量分析包括进行头颅影像的三维重建,并在三维影像上测量相关解剖标志点的三维数据,分析畸形的细节和构成。
较佳地,所述步骤(2)的测量分析还包括进行颌骨、血管神经束、牙胚、窦腔的分体重建。
较佳地,所述步骤(2)的测量分析进一步包括绘制截骨线、绘制血管神经束、牙胚、窦腔等在骨表面的投影、绘制器械固定位置和钻孔位置。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数字化颌骨手术导板,所述数字化颌骨手术导板包括截骨线标记部、神经血管束走行标记部、牙胚位置标记部和板体,所述截骨线标记部、所述神经血管束走行标记部和所述牙胚位置标记部设置在板体上。
较佳地,所述数字化颌骨手术导板还包括钻孔位置标记部。
较佳地,所述数字化颌骨手术导板还包括内固定装置器械定位标记部。
较佳地,所述数字化颌骨手术导板与患者的颌骨贴合。
根据本发明的数字化颌骨手术导板,将手术操作与术前设计精确拟合,全面实现手术设计方案;减少组织创伤;缩短手术时间;根据标记精确避开颌骨深层的神经、血管、牙胚等重要解剖结构,降低手术异常损伤的风险;全面提高颌骨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本发明应用工业软件和快速成型技术生产手术导板,从手术方案到导板成型只需几个小时,大量节约了术前准备时间。比起复杂大型的手术导航仪和术中影像学设备而言,操控简单,成本低廉。手术导板根据患者数字化影像学资料设计,满足每一台手术的个性化特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数字化颌骨手术导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发明,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发明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发明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44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